课件编号13353374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练(沪科版)——2.1动与静(含答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892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2-2023,科版,学年,讲练,上册,物理
  • cover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结合课本日出日落、斗转星移、大陆板块运动等现象理解运动。 2.掌握机械运动的概念,学会判断运动与静止。 3.掌握参照物的概念,参照物选取的五个要素。 4.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1.重点:判断运动与静止;参照物与研究对象的区别。 2.难点:运动与静止的多种情况分析。 知识梳理 一、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普遍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运动是宇宙中最 ① 的现象。宇宙的一切物体都处在运动之中,因此,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也是 ② 的。摆脱生活习惯来理解运动的世界,地面上的物体看似绝对静止,而这些物体却随同地球一起绕着太阳运转。 2.运动的绝对性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 ③ 的,一切物体都是 ④ 的。 ①普遍 ②运动 ③不存在 ④运动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⑤ ,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一是 ⑥ 是宏观物体;二是两个物体;三是两个物体之间相对位置发生改变: ⑦ 改变, ⑧ 改变。 (3)a.距离改变:以路边的树木为研究对象,行驶的自行车或汽车是运动的; b.方位改变: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物体相对于圆心的距离不变,但是方位时刻改变,说明物体相对于圆心是运动的。 2.参照物 (1)定义: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 ⑨ 。 (2)参照物是一个物体,是相对于研究对象而言的。研究物体(研究对象)是否运动时,首先选取参照物,否则不能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这是由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决定的。 ⑤位置的改变 ⑥研究对象 ⑦距离 ⑧方位 ⑨参照物 三、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对于用一个物体而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相对于某个物体可能是静止的,相对于另一物体又可能是运动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⑩ 。 (2)公路上同时同向同速度行驶的汽车,以其中一辆汽车为参照物,另一辆汽车是 的;而以地面为参照物,另一辆汽车是 的,可见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⑩相对性 静止 运动 重点梳理 【重点01】对机械运动的理解 (1)机械运动是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 (2)机械运动是相对于宏观物体的运动。微观的粒子,如分子、电子、粒子的运动不是机械运动,动植物的生长不是机械运动。 (3)宇宙中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大到恒星、行星的运动,小到尘埃、颗粒物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因此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 【重点02】参照物选取的五个要素 1.任意性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既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也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具体要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2.假定性 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无论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3.不唯一性 参照物的选择不唯一,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的描述结果可能不同。 4.排己性 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要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其他物体为参照物。如果选择参照物本身,其相对位置始终是不变的,也就是说研究对象永远静止。 5.方便性 通常状况下,为了便于研究运动与静止,常常选取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后面在不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一般以地面为参照物。 【重点03】判断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首先,选取地面为参照物;然后,判断其中一个物体A的运动情况;第三,判断其他物体B的运动情况,或者以另一个物体B为参照物,判断其中一个物体A的运动情况。如静止在地面上的A、B两辆火车,某时刻你坐在A火车车厢中观察到自己的火车缓慢向东运动,那么A、B两辆火车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以B火车为参照物,B火车相对地面静止时,A火车一定向东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