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54581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1366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1课,西汉,建立,文景之治,同步,练习
  • cover
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单选题 1.(山西)《汉书 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推恩令 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2.(眉山)在建立汉政权前后,刘邦分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如韩信为齐王,英布为淮南王。但后来,他以各种理由诛杀了其中6个异姓王。刘邦剪除异姓王(  ) A.目的是强化专制皇权 B.深受分封制观念影响 C.体现他统治十分残暴 D.导致王国问题的形成 3.(濠江区一模)汉初,丞相萧何实行清静无为,不扰民生事的政策,曹参当丞相后不做任何改变修正,惠帝非常不满,斥责曹参,曹参不为所动,继续坚持这些规章。曹参的做法(  ) A.有利于经济的恢复 B.符合中央集权需要 C.削弱了诸侯王实力 D.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4.(梅州二模)《汉书 食货志》记载:西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了解决问题,汉初统治者实行(  ) A.盐铁专卖 B.奖励耕织 C.严刑峻法 D.休养生息 5.(商河县一模)秦朝时,田赋为“三分取其二”。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汉文帝时,田赋降到“三十税一”。这体现的汉初政策是(  ) A.勤俭治国 B.休养生息 C.以德化民 D.以武立国 6.(宝安区一模)《汉书 食货志》中记载汉高祖时期曾经大量减轻民众的田税,汉文帝甚至一度取消了田税。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是(  ) A.励精图治,主张改革 B.重视“以德化民” C.吸取秦亡的教训 D.皇帝勤俭节约 7.(聊城模拟)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开展“阅读史学经典,品悟汗青墨韵”的读书活动。下图出自推荐书目中一本书的章节目录(节选).据此判断,该书介绍的历史人物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8.(贺州)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据此可知(  ) A.加紧对农民控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 C.实施了严刑苛法 D.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9.(贺州)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汉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当时(  ) A.廉政风气形成 B.控制豪强地主势力 C.监视地方官吏 D.彻底废除严刑苛法 10.(中原区校级三模)《汉书》中记载,汉代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汉初的“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到武帝初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的过程。完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楚汉争霸 B.文景之治 C.盐铁专卖 D.光武中兴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1.(赤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高祖刘邦和他的许多文臣武将,绝大多数都是在反秦斗争中涌现出来的社会底层人物,即所谓“布衣”,汉初朝廷形成了后世称道的“布农将相之局”。汉高祖登基后,颁布了一系列诏令:让士兵复原还乡从事生产;把卖身作为奴隶的人恢复为平民;把田租的税率规定为十五税一。汉文帝(汉高祖第四子)即位后,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减轻徭役,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汉景帝(汉文帝长子)在位时,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从此成为汉朝税率的定制。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中汉初统治者采取的这些措施统称为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导致哪一治世局面的出现?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汉初统治者推行这些政策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12.(辽阳期末)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建立,继往开来,走向盛世。 材料一: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农,天下之本,其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