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54588

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1555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第16课 三国鼎立 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深圳三模)建安元年(196),曹操在许下招揽民众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随后向北方各地推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此举目的是(  ) A.促进北方的统一进程 B.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 C.推动农业技术的革新 D.解决北方的温饱问题 2.(兰陵县模拟)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研读图所示战役,你的结论是(  ) A.以少胜多,是项羽灭秦的关键性战役 B.以弱胜强,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C.以少胜多,战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D.以少胜多,苻坚统一中国的努力失败 3.(桂林)诸葛亮指出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4.(菏泽)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 时间 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役特点 以少胜多 战役结果 孙刘联军取得胜利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5.(长沙模拟)如图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发生的时间与下列轴线上的序号相对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建邺区二模)李白有诗曰:“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破曹公”的地点应该在(  ) A.牧野 B.长平 C.赤壁 D.台州 7.(临清市三模)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记述的“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借东风”等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8.(沂水县二模)2021年4月23日,2020﹣2021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在成都举行,成都上榜十大“大美之城”。成都简称“蓉”,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古都之一。成都曾是中国历史上下列哪个政权的都城?(  ) A.西汉 B.魏国 C.吴国 D.蜀国 9.(蒙阴县二模)他不过织席贩履之辈却胸怀匡扶天下之志,他一生五易其主,四失妻子,颠沛流离,屡战屡败,人到中年仍一事无成,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折而不挠,后在孔明的辅佐之下终于成就三分天下的伟业。这里的“他”和“他”建立的政权是(  ) A.曹操 魏 B.曹丕 魏 C.刘备 蜀 D.孙权 吴 10.(大兴区一模)如表内容的共同作用是(  ) 曹魏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孙吴 开发江东,发展海外贸易 蜀汉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A.加强对外交往 B.推动文化发展 C.促进民族交融 D.巩固局部统一 二、材料分析题 11.(镇平县期末)“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人众多,其中有很多人物在历史上评价不一,众说纷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亦人谋也。令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 诸葛亮传》 (1)材料一中的“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指的是哪一著名战役?这次战役有何影响? (2)材料一这段话是诸葛亮对谁说的?请简要概括诸葛亮的核心观点。 材料二: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唐 胡曾《咏史诗》 (3)材料二这首诗评述的是发生在东汉末年的哪次著名战役?有人说,这首诗的第一句“烈火西焚魏帝旗”存在历史知识上的错误,他为什么这样说? 材料三:实际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这是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