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54591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3475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
  • cover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蓟州区校级一模)如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图中的①②两处应填写的政权或王朝名称是(  ) A.①吴 ②东晋 B.①赵 ②南燕 C.①齐 ②大宛 D.①金 ②陈朝 2.(镇平县期末)如图连环画所示的是祖逊率部北伐、北渡长江时的场景。当船至中流之时,他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酬的愤懑,豪气万丈,热血涌动,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据材料你能联想到下列哪个成语(  ) A.闻鸡起舞 B.中流击楫 C.草木皆兵 D.投鞭断流 3.(郯城县期末)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这里的“王与马”分别是指(  ) A.王导、司马睿 B.王导、司马炎 C.王猛、司马懿 D.王敦、司马睿 4.(亭湖区校级一模)南京的六朝博物馆是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博物馆。博物馆展示的文物大多属于(  ) A.商周时期 B.两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5.(包河区模拟)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图中方框表示的政权应是(  ) A.西晋 B.东晋 C.五代 D.南宋 6.(海南)《晋书 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由此可知(  ) A.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B.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7.(广东)东晋初期,大量避乱南迁的北方贵族定居浙东,他们主要参与制造业、商业和运输业等经济活动,很少涉足大土地农业经营。这表明北方贵族(  ) A.缺乏生产工具和技术 B.可支配的劳动力不足 C.难以获得广阔的田地 D.排斥南方的本地贵族 8.(菏泽)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下列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 B.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 C.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 9.(广东模拟)学者赵庆伟认为,六朝(也称南北朝)时期珠江三角洲主要的经济作物有荔枝、香蕉、橘、甘蔗等,有些品种在秦汉时期已被岭南人民开发出来,但真正得到推广和普及却是在六朝时期。这是因为南北朝时期(  ) A.政局动荡,种植经济作物能增加收益 B.南方社会稳定,统治者重视粮食生产 C.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D.自然环境优越,南方适合热带水果生长 10.(石景山区二模)如图所示现象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可用于说明(  ) A.北方少数民族的衰落 B.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北魏统一北方的原因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1.(平山县校级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材料二: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文化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闽西历史》 (1)材料一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什么现象?下列简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是   。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两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