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78832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9496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1课,北洋,政府,统治,军阀,割据
  • cover
(课件网) 你认识吗? 这就是我们民间俗称的“袁大头”,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为了巩固政局、发展经济, 而在全国统一币制时发行的货币。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一、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以及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二、了解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学习目标 自主预习: 一、二次革命 1.二次革命的导火线?领导人?结果? 2.为什么这次革命被称为“二次革命”?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3.对内政策?对外政策?目的? 三、护国战争 4.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领导者?结果? 5.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失败了? 四、军阀割据 6.主要派系?控制的区域有哪些? 一、二次革命 背景 结合课本内容及P51《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说说二次革命的背景、时间、经过、结果, 并探讨:为什么叫二次革命,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等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于1912年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其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导火线 “宋案” 时间 经过 结果 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1913年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失败原因 国民党力量涣散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思考: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对内: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③解散国会;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对外: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二 十 一 条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换取日本的支持,为了实现皇帝梦。 目的: 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袁世凯复辟帝制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请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孙中山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三、护国战争 阅读课本内容, 说说护国战争的时间、人物、地点、经过和结果。 时间 地点 结果 人物 经过 1915年底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云南 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失败? 1.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违背了民意, 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发展潮流。 2.革命党人的坚决斗争;护国运动的打击; 北洋军阀的分化; ? 3.全国人民的反对;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等等。 “历史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 四、军阀割据 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 直系(冯国璋、 曹锟为首) 皖系 (段祺瑞为首) 奉系 (张作霖为首) 滇系 (唐继尧为首) 桂系 (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