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78858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同步练(苏科版)——专题7.3-7.4 探索更小的微粒和宇宙探秘(原卷板+解析版)

日期:2024-06-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2274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2023,小的,解析,卷板,探秘,宇宙
    苏科版八年级下物理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 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 ◆要点1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电子的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的。 (2)原子结构: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核式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①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②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绝大部分质量;电子绕核运动。 ◆要点2 核式结构模型与摩擦起电 (1)原子的电性 ①正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量与电子所带负电荷量相等,原子不显电性即中性。 ②如果核外电子数减少,则原子带正电,如果核外电子数量增加,则原子带负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②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容易得到电子,使得因带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③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因失去电子而使自己带上等量的正电。 ◆要点3 科学家探索微粒的历程 (1)微粒探索历程 ①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 ②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质子; ③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④1961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设想。质子(带正电)→夸克) (2)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中子(不带电)→夸克) 核外电子(带负电) 7.4 宇宙探秘 ◆要点1 地心说和日心说 (1)地心说:公元2世纪,托勒玫提出了 “地心说”—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并静止不动,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2)日心说:16世纪,哥白尼通过观察和分析,在《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太阳是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安一定的周期运动。 ◆要点2 宇宙星空 (1)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宇宙→超星集团→星系团→星系→恒星→行星→卫星 (2)星系: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恒星) (3)光年: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l·y)。 Δ基础题系列 ◆1. A.质子和电子 B.中子和电子 C.质子和中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 【答案】C 【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应选C。 ◆2.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答案】B 【解析】 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所以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微粒是质子。故选:B。 ◆3.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绕太阳运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 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D.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答案】C 【解析】 A、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 B、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央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故B错误; 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故C正确;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吸引力,故D错误。故选:C。 ◆4. 对于粒子和宇宙,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 质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 宇宙是有边界无层次的天体D. 光年是时间单位 【答案】B 【解析】 A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故A错误、B正确; C、宇宙是一个无限但有层次的天体系统。故C错误; D、光年指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所以是长度单位。故D错误。故选:B。 ◆5. 如图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原子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