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琵琶行》导学案及理解性默写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_____ 今义:时间词,今年的下一年。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①因为 古义:_____ 今义: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 ②长句 古义:_____ 今义:长句子。 (3)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_____ 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4)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_____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5)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_____ 今义:使超过一般。 (6)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_____ 今义:朝前面。 (7)如听仙乐耳暂明。 古义:_____ 今义:暂时。 2. 解释下列多义词。 (1)言 ①感斯人言_____ ②凡六百一十六言_____ ③自言本是京城女_____ (2)命 ①遂命酒_____ ②命曰《琵琶行》_____ (3)数 ①使快弹数曲_____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_____ (4)暂 ①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 ②如听仙乐耳暂明_____ (5)拨 ①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 ②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 3.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2)遂命酒 (3)商人重利轻别离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4.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于 ①转徙于江湖间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为 ①委身为贾人妇 ②霓为衣兮风为马 ③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④初为《霓裳》后《六幺》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5.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送客湓浦口 (2)转徙于江湖间 (3)感斯人言 (4)本长安倡女 (5)使快弹数曲 四、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6.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转迁、迁官、迁调,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迁升、迁授、迁叙,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教坊:唐高祖置内教坊于禁中,掌教习音乐,属太常寺。武则天如意元年,改为云韶府,以宦官为使。玄宗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教习俗乐,以宦官为教坊使,后遂不再属太常寺。 C.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D.青衫: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在古代指代内容非常丰富:①古时学子所穿之服;②借指学子、书生;③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借指失意的官员;④泛指官职卑微。 五、理解性默写: (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 (3)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 (4)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 (7)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