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419588

6.2海陆的变迁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2569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海陆,变迁,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6.2海陆的变迁 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是( ) A.山区地形 B.大量松散碎屑物 C.暴雨或持续性降水 D.人类活动频繁 2.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1)高山上的岩层中发(2)峭壁上岩层(3)采石场上弯(4)风蚀的岩石 现海洋生物化石断裂的痕迹曲的岩层 A.(1)(2)(3) B.(1)(2)(4) C.(1)(3)(4) D.(2)(3)(4) 3.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B.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C.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可能会发生月食现象 D.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4.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A.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 B.宇宙的起源 C.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5.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卓越科学家的贡献,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B.德国地理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C.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实为细胞壁) D.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候风地动仪) 6.下列现象能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变动的是() ①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 ②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 ③考古学家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河道的痕迹 ④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面积每年都在扩大 A.① ② B.② ③ C.② ④ D.③ ④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月球、火星都是环绕太阳转动的行星 B.流水、风、冰川都是导致地形变化的外力因素 C.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确定的 D.大爆炸宇宙论、大陆板块构造学说、太阳系形成的星云说都是得到证实的科学结论 8.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搬运作用 B.岩浆活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9.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应很好地认识它。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的圈层结构由地心到地表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 B.地球上的自然灾害都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 C.火山和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D.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10.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A.全球岩石圈大致划分为七大板块 B.地核的内部是炽热的岩浆,被称为“软流层” C.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外力的作用 D.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二、填空题 11.在高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可证明这里曾经是_____;若海底发现煤层,说明这里曾是_____。所以,地球上的陆地、海洋、高山、平原并不是永久不变的。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测量,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消失。 材料二:2005年10月,国家测绘总局公布了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新高程为8844.43米,原1975年公布的高程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 材料三:如图,板块局部图。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图示的火山地震带为 。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材料一的预言: 。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材料二、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张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