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29587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17章第3节 电阻的测量课件(共44张PPT)

日期:2024-06-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34969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PPT,44张,课件,测量,电阻
  • cover
(课件网)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R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提问:到目前所学的电学知识为止,我们学了哪些物理量? 电流 I 电压U 电阻R 哪些可以直接测量?哪些不能? 有办法测量吗? 电流表 电压表 知识回顾 如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由欧姆定律 可推出 . 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该式是用比值来定义导体的电阻的,是电阻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R= U I U I= R R= U I 实验目的 电源、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U I= R ( R= ) U I 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实验前,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 4.小灯泡正常工作电压为2.5V,接通电源后,通过滑动变阻器把电压调到该电压值,然后从该电压开始逐次降低,每次电压值拉开适当差距,获得三组数据。 (1)要与被测用电器_____; (2)电流要从 _____ 流入,从_____流出; (3)不要超过电流表的_____; (4)不要_____ _____. 串联 “+”接线柱 “———接线柱 量程 不经过用电器将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 “二要二不要” 回顾: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要与被测用电器_____; (2)电流要从 _____ 流入,从_____流出; (3)不要超过电压表的_____; 并联 “+”接线柱 “———接线柱 量程 “二要一不要” 回顾: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实验步骤: 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通电之前 开关应断开,原因:避免因接错线 而造成的电路短路) 2)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 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多测几组数据,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少误差。 1、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 实物连接时通常用电流法,从电源正极开始沿电流的方向走一圈,注意要与电路图对应; 2、开关闭合前,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先读取电压值并记录对应电流表数据,并读取几组(U≤U额); 4、计算小灯泡阻值。 实验步骤: 连接电路: 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灯泡亮度 电阻R/Ω 1 2 3 高 大 亮 大 小 暗 小 低 更低 更小 更暗 更小 实验记录及数据分析 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灯泡亮度 1 2.5 0.24 10.4 亮 2 2 0.22 9.1 较亮 3 1.5 0.2 7.5 暗 平均值 9 数据 电阻大小不同,小灯泡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电流增大,小灯泡的温度升高,小灯泡的钨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分析: 测量时间过长,灯丝温度升高,导致电阻变大,不是测量误差。 结论: 现象: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增大。 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灯泡亮度变化(说明灯丝温度变化),导致灯泡的电阻发生变化。 在做计算题时,灯泡电阻的变化可以忽略 实验小结 交流评估: 1、实验中你的电表是否出现了指针反向偏转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2、实验中你的电表是否出现超量程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3、实验中你的滑动变阻器是否出现无法调节电路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4、测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你每次测量的电阻值是否相差不大?为什么? 结论:小灯泡的亮度不同电阻大小不同 分析:电阻大小不同,小灯泡的电阻随电流的增 大而增大。这是因为电流增大,小灯泡的温 度升高,小灯泡的钨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不是测量误差 注意: 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阻值求平均值 不妥, 在做计算题时,灯泡电阻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