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441959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三年级上册6.19.地球上的水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219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青岛,6.19.,教学设计,地球上,三年级,上册
  • cover
课 题 19. 地球上的水 课 时 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单 位 教学目标 1.知道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的等水体类型;能够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河流和湖泊的区别。 2.知道地球表而海陆分布的情况。 3.能够通过数格子活动等方式,比较海洋和陆地的大小。 4.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知道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的等水体类型;能够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河流和湖泊的区别。 知道地球表而海陆分布的情况。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数格子活动等方式,比较海洋和陆地的大小。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记录纸、笔、地球仪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课题导入 1.课件出示海洋图片及视频,通过海洋的美景引入课题,板书课题:18.地球上的水 2.课件出示家乡河流与湖泊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介绍。 出示学生熟悉的家乡的某一条河流与某一个湖泊,由学生进行介绍。 二、探究活动 1.说一说家乡的河流和湖泊 出示家乡的地图,找到家乡的河流和湖泊。 学生分组交流自己认识的河流和湖泊。 对比、分辨河流和湖泊。 出示河流和湖泊的图片、定义、举例。 开展小组讨论,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总结:同学们经过交流资料,了解到家乡原来有那么多河流和湖泊。它们都属于水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 【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初步掌握学生对河流、湖泊的了解情况。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认识陆地上的其他水体 教师出示泉、瀑布、水库、冰川的图片 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几种水体的特点。学生交流。 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水体,总结陆地上水体的种类。 3、拓展活动:实地考察家乡的水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河流与湖泊,河流与湖泊对我们的环境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呢?学生交流一下。 教师进行评价。 师:为了能更好地进行考察,我们要先来做一个考察方案。 对( )考察的方案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考察目的我的发现 4、认识地球仪。 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在茫茫宇宙中是运动的,而且非常大。要学习、研究和利用它,我们就要借助工具--地球仪来完成。 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主要信息(颜色)并交流。 教师评价:同学们的知识面真广,了解的信息真多。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地球仪上的赤道及中国的具体位置。 【引导学生借助地球仪观察地球的部分信息,初步学会使用地球仪。】 5.认识海洋和陆地。 师:地球仪上的颜色主要有几种?地球表面由哪两部分组成? 师:学会跟着老师的提问去观察,观察时,一定要用心、仔细。用语言描述时,要准确、简练。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大多数地球仪上,用深浅不同的颜色表示海洋,用其他颜色表示陆地。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两部分组成。 师:仔细观察地球仪,你们还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说一说 6.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师: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陆地面积相比较,哪一部分更大些呢? 教师出示课件,介绍海洋、岛屿、大陆的位置及相关知识。 学生分组交流搜集的有关海洋和陆地的资料。 师:如果把地球面积平均分成10份的话,海洋和陆地面积各占几份? 小组内猜想、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验证、评价。 用涂格子的方式比较海陆面积。 教师小结:如果把地球面积平均分成10份的话,海洋面积占其中的7份,陆地面积占3份。 【加深了学生对海洋、陆地面积大小的认识。】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一谈,教师评价。 板 书 设 计 19. 地球上的水 河流和湖泊属于水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 水体包括:江、河、湖、冰川、积雪、水库、池塘 海洋:十分之七 陆地:十分之三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9. 地球上的水 课 时 第二课时 备课教师 单 位 教学目标 了解水是生命之源,所有的生命离不开水。 了解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的分布。 具有参与环境保护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