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75069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 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2394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ppt,32张,课件,四章,老子
  • cover
(课件网) 老子四章 1.疏通文意,诵读经典。 2.理解《老子》的思想及蕴含的人生智慧。 3.辩证地看待《老子》的思想,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 教学目标: 为什么称“老子”而不是“李子”? 老 子 有学者认为:称“老子”说明老子思想的深邃,思想的老道;称“老子”也是我们这个早熟民族深刻隐喻性的象征。 老聃(dān)(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今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存有争议)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是个谜!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盟会450余次。 时代背景: 不满社会现实 自身修养 积极进取 使命责任 自然天性 宁静和谐 超越世俗 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 异同 儒 道 比 加法 减法 拓展探究: 不满社会现实 自身修养 积极进取 使命责任 自然天性 宁静和谐 超越世俗 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 互补 儒 道 加法 减法 粮店 药店 精神失意之良方 立身处世之根本 第8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好的行善事像水那样,水润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所以水总是按照自然规律行事,水是万物之灵,水能从高处流往低处,也在表述一个做人的道理。有道行的人都是非常善于选择自己的居住的环境(好环境培养好的人才),他们心怀博大、深藏不露,他们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他们言必行,行必果,他们治理国家有条不紊,做事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吧事情办理得最好,总是选择最合时宜的时候行动,由于做事都不违背自然规律,所以也不会带来烦恼。 师生共赏: 探讨:这一则蕴含着老子什么思想? (为人处事应该顺从天意,顺其自然。不要与人相争往往退步是向前。) 老子发现了世间最柔弱的东西———水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 不知,莫能行。 ———《老子》 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防。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探讨:这一则蕴含着老子什么思想? 对于这一章,人们普遍认为老子是针对奴隶主贵族贪欲奢移、纵情声色而写的,是揭露和劝诫,也是严正警告。但对此章在具体解释时,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说,老子从反对统治阶级腐朽生活出发,得出一般结论,即反对一切声色,否定发展文化。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老子所谓“为腹不为目”的说法,是把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对立起来,是他的愚民思想的一种表现,即只要给人们温饱的生活就可以了,这是彻底的文化否定论。另一种意见认为,老子所说的“五色”、“五声”、“五味”、围猎之乐、难得之货,并非都是精神文明,所以不存在把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对立起来的问题,这些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糜烂生活那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人心发狂的腐朽文化,这种文化的价值也不过等同于打猎之乐和难得之货。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