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93632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5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4328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课,北洋,政府,统治,军阀,割据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后,袁世凯就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互相攻伐,中国陷入了北洋政府统治与军阀割据时期。 情景导入 探究新知 二次革命 背景 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此案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1913年 “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爆发 时间: 经过: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结果: 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解散国民党; 解散国会;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袁世凯掌握了北洋新军,并不断扩充其实力; 袁世凯能够迅速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原因有哪些? 帝国主义的支持,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主要内容: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二十一条” 护国战争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准备 爆发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经过 结果 护国战争形势图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什么态度?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人们有何反应? 梁启超和蔡锷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为什么会失败? (1)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而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思想觉悟程度提高,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 (4)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变化,袁世凯众叛亲离,帝国主义也改变了对袁世凯支持的态度。 (3)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军阀割据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群龙无首,逐渐分裂。 派系 领导者 控制区域 直系 冯国璋、曹锟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 段祺瑞 北京政府,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 张作霖 东北 滇系 唐继尧 云南、贵州 桂系 陆荣廷 广东、广西 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倒行逆施,为建立独裁统治,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这种复辟行径,受到国内各界人士的强烈不满。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活动,领导护国战争,终于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 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