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16658

9.1 念奴娇·赤壁怀古 同步考点梳理 学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0次 大小:4040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念奴,赤壁,怀古,同步,考点,梳理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9-1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内知识点总结】 一、重点词语 1.给加点字注音: 初嫁了(liǎo) 羽扇纶巾(guān) 樯橹(qiáng lǔ) 华发(huā) 一尊还酹(huán lèi) 2.解释词语 ①大江:长江。 ②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③英发:英俊勃发。 ④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⑤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⑥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⑦华发:花白的头发。 ⑧尊:同“樽”,酒杯。 ⑨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二、文学文化常识 1、作品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作品:《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评价: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词派的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与辛弃疾合称为“苏辛”。书画方面,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人物轶事 年少轻狂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了解创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3、解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赤壁怀古”是标题。赤壁,即黄州,今湖北黄冈。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 4、了解“怀古诗”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等。 (2)内容特点: 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常识梳理 1.宋词两大流派之———豪放派 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婉约派并称为宋词两大词派。豪放派特点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宏雄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