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29283

7.1 短歌行 (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共3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37454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34张,上册,必修,语文,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短歌行 曹操 脑筋急转弯:三国里,谁跑得最快?———曹操。曹操历来都被认为是一个奸诈、残忍、狡诈、阴险的人物,但是任何一个人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曹操他善用人才,统一了北方,在文学上他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文学风格。是的,没有一个光辉圣洁的英雄身上没有缺点,也没有任何一个暴徒心灵没有一方净土。今天,我们学习他的《短歌行》,走进曹操的内心世界,看看曹操除了奸诈之外,还有怎样令人敬佩的一面。 1.了解曹操及其在诗歌发展中的作用。 2.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3.感受诗中作者起伏变化的感情,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学习目标 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皓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作者介绍 曹操 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市)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二十岁举孝廉而入仕途,十数年间,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恒,统一北方。建安二十一年封魏王。谥号魏武帝。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政领袖,还是一位慷慨的诗人和忧患的哲人,其诗均古题乐府,气韵沉雄,慷慨悲凉。 文体知识 关于“歌行” 乐府的别称: 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 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 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 题目解说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长歌”、“短歌”是依照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诗句都是四字句,就称之为“短歌”。其中,“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1层(第1~8句) 对酒当歌,人生苦短,写诗人的忧叹。 第2层(第9~16句) 嘉宾何在,写诗人对贤才的渴求。 第3层(第17~24句) 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 第4层(第25~32句) 写诗人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关切和渴望天下贤才尽归于己的抱负。 这首诗歌中感彩最浓的字眼(找诗眼) “忧”。(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全诗从几个层面来写“忧”情? 分为三层。 (第一层:“人生几何……唯有杜康”; 第二层:“青青子衿……鼓瑟吹笙”; 第三层:“明明如月……天下归心”) 分析第一层中的艺术手法。 A设问 B比喻(将“人生短暂”比喻为“朝露”) C借代 第一层中的“忧”指的是什么? 人生短暂。 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其实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正是源于内心的焦急,内心的渴求;源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因为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才更迫切地希望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 分析第二层中的艺术手法。 用典。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 通过用典,表达作者对人才的思慕。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 引用,表达作者对贤才的渴望。 第二层中的“忧”指的是什么? 作者通过写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