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29897

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37099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2023,学年,学期,七年级,历史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七年级历史期中卷(素养提升卷) (范围:部编版七上第1--12课;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2·山西临汾·七年级开学考试)从地图中可以得到的重要结论是( ) A.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B.古人类遗址主要出现在靠近水源的地区 C.河姆渡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D.我国是农耕的发源国之一 2.(2022·安徽滁州·二模)“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由此可知,北京人( ) A.已经学会使用火 B.具有爱美意识 C.已经饲养家畜 D.种植水稻和粟 3.(2021·广西贵港·七年级期中)下图是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山顶洞人( ) A.已经开始使用打制石器 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D.已经有了爱美的意识 4.(2022·四川绵阳·七年级阶段练习)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发现于中国的世界最早栽培的农作物有( ) ①稻②粟③玉米④黍⑤花生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22·贵州·剑河县第四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七年级(4)班同学开展探究学习,他们收集到: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和黍、制作彩陶等,与他们学习相关的是( ) A.山顶洞人 B.半坡居民 C.河姆渡人 D.大汶口居民 6.(2021·内蒙古赤峰·七年级期中)考古队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稻穗纹陶盆……外壁刻有对称的稻穗纹和猪纹(残)图像。一株穗居中,直立向上,另外两束,沉甸甸的谷粒向两边下垂。旁边刻有猪纹……这一图像,反映了猪与农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材料主要说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 ) A.生活在长江流域一带 B.畜牧业随着农业的发展而产生 C.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粟 D.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7.(2022·江苏·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创造众多文明成就 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杂居相处交融而成 8.(2021·内蒙古赤峰·七年级期中)传说炎帝教人们制作陶器、发明纺织。考古学者在河南、西安等地的远古人类遗址中发掘出陶罐和丝织品等。这些发现说明了( ) A.传说就是历史事实 B.陶器和纺织是炎帝发明的 C.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 D.传说中蕴藏着一些可靠的历史信息 9.(2021·内蒙古赤峰·七年级期中)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民主选举制 10.(2022·甘肃·庆阳第六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严格的贵族等级界限 B.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周王室的奢侈和昏庸 D.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 1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