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68324

第4章 第1节 课题2 元素周期表(共36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24412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章,1节,课题,元素,周期,36张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课题2 元素周期表 内容索引 学习目标 活动方案 课堂反馈 1. 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知道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3. 掌握碱金属和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 阅读下面的材料,追寻元素周期表发现的踪迹。 门捷列夫为研究元素性质的规律,把每种元素的主要性质和相对原子质量写在一张张卡片上,对已知的几十种元素反复进行排列,比较其性质,探索其联系。1869年3月他发表论文指出“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列起来,元素性质明显呈现周期性”,并将已发现的63种元素排出一张元素周期表。 活动一:探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门捷列夫应用元素周期表修正了铟、铀、钍等9种元素的原子量;他还预言了三种新元素及其特性,并暂时取名为类铝、类硼、类硅,后来的发现证明这些新元素的性质与门捷列夫的预言惊人相符,元素周期表的正确性由此得到了肯定。随着原子结构的奥秘被揭示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序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核电荷数,周期表也逐渐演变成我们熟悉的现代元素周期表。 (1) 门捷列夫编制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序依据是什么?他预言新元素存在及其特性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表。 (2) 现代元素周期表的排序依据是什么?为何现代元素周期表不再沿用门捷列夫的依据排序? 【答案】 原子的核电荷数。同一元素存在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的核素(即同位素),不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也可能相同。 2. 仔细观察元素周期表,探究下列问题。 (1) 填写下表并分析周期序数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间的关系。 周期序数 1 2 3 4 5 6 7 起止元素 H~He Fr~Og 元素种类 2 核外电子层数 1 7 周期分类 短周期 长周期 Li~Ne 8 2 短周期 Na~Ar 8 3 短周期 K~Kr 18 4 长周期 Rb~Xe 18 5 长周期 Cs~Rn 32 6 长周期 32 【答案】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2) 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个纵行?多少个族?这些族包括哪些类型,怎么表示?写出这些族从左往右的排列顺序。 【答案】 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包括7个主族、7个副族、1个Ⅷ族、1个0族。这些族从左往右排列顺序为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族。 (3)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答案】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周期序数。 1. 探究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1) 阅读下表,寻找碱金属元素的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半径和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活动二: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答案】 从上往下,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熔、沸点逐渐降低。 (2) 结合锂、钠和钾的原子结构特点,请你预测铷、铯可能有哪些性质? 【答案】 铷、铯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与H2O、O2、Cl2等发生反应。 (3) 观察钾与氧气、水反应的视频,写出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比钠与氧气、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哪个反应更剧烈,并从原子结构上解释原因。 【答案】 2K+2H2O===2KOH+H2↑。钾与O2、H2O反应更剧烈,因为钾的核外电子层数多于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小,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4) 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预测碱金属从锂到铯的金属性强弱。 【答案】 从上往下,碱金属的金属性逐渐增强;从上往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