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78640

第9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57028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9课,辛亥革命,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特点 结果 (li) 萍浏醴起义 1906年冬 刘道一蔡绍南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失败 安庆.绍兴起义 1907夏 秋 瑾徐锡麟 失败 失败 失败 广西镇南关起义 1907 孙中山黄 兴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4 孙中山黄 兴 意义: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安庆绍兴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镇南关起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萍浏醴起义: 时间:1906年冬 领导者: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地点:萍乡、浏阳、醴陵 结果:失败 意义: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萍浏醴(lǐ)起义 安庆、绍兴起义: 时间:1907年夏 领导者:徐锡麟 、秋瑾 地点:安庆 结果:起义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瑾被捕遇难 安庆绍兴起义 2、安庆、绍兴起义 1907年7月,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安徽安庆发动起义,失败被捕,壮烈牺牲。 1907年7月,光复会会员秋瑾准备在浙江绍兴发动起义,不幸事泄被捕,于15日在绍兴就义。图为秋瑾在日本时的留影。 广西起义: 时间:1907年 领导者:孙中山、黄兴 地点:广西 结果: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 广西镇南关起义 广州黄花岗起义: 时间:1911年 领导者:黄兴 地点:广州 结果:众寡悬殊起义失败,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合葬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名烈士) 意义: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烽火四起 黄兴绝命书 林觉民《与妻书》 材 料 研 读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文学社、共进会,兴中会和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积极谋划起义 1、背景和条件: 二、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2、武昌首义———革命的爆发 (1)时间: (2)主力: (3)结果: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攻占汉口、汉阳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10月11日) 各省纷纷响应, 一半以上宣布独立 武昌起义的爆发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武昌起义 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前夕,由于革命机关被破获,起义重要领导人刘复基等遇害,孙武受伤,蒋诩武被迫逃亡。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导人也不在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 相关史事 黎元洪 知 识 拓 展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次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 湖北军政府旗帜 狭义: 辛亥革命的概念 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