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 2、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以便于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重点难点] 重点: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 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 “活动与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教学过程] 金属资源保护 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生活中,你见过生锈的铁么?铁锈是什么颜色的? 引入:铁为什么会生锈? 看图片、观察生锈的铁钉, 通过生锈的实物和图片, 激发学生探究贴生锈原因的兴趣。 活动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提出问题】:铁生锈需要什么条件 (2)、【做出假设】 铁生锈需要水和氧气同时存在、 铁生锈只需要水、 铁生锈只需要氧气 (3)、【设计实验】 对照燃烧条件与碳酸实验的探究思路与方法,设计实验: a、若要探究铁生锈是否需要氧气参加, 则对比试管 和 。 b、若要探究铁生锈是否需要水参加, 则对比试管 和 。 (4)、【进行实验】 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3根、干净的试管3个、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干燥剂氯化钙(CaCl2) (5)、【得出结论】 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铁与 、 同时接触。 (6)、【反思】铝表面的氧化膜可以保护铝不再腐蚀,铁表面的铁锈可以保护铁么? 铁锈氧化铝 疏松多孔 保护铝不继续腐蚀 做出假设,小组合作并讨论设计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思考: a,为何将蒸馏水煮沸 b,为何要在试管2中加入植物油 c,为何要在试管3中加干燥剂? d哪部分锈蚀的最明显 原因是? 小结:1.导致铁制品锈蚀的因素是:水和氧气同时存在; 2、铁锈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易吸水和氧气,从而加速铁的生锈。而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铝不与氧气接触。 学生实验有利于学生把握实验的关键,培养学生实验中认真、细致、严谨的实验态度。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明确铁生锈的必要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区别 学生与以前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对比归纳出新知识。 活动2、分组实验:探究暖宝宝发热的原理 实验步骤现象讨论分析 a、阅读暖宝宝成分说明书 成分:铁粉、木粉、活性炭、食盐… b、先撕开未用过的暖宝宝,将粉末倒在白纸上,观察粉末的颜色 黑色粉末 c、再撕开用过的(发热过)的暖宝宝,观察粉末的颜色 红褐色粉末 d、将上述两种粉末分别取适量加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2中的试管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3中的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成黄 实验反思:(1)、为何用铁粉,不用铁片? (2)、为何用活性炭?利用了活性炭的什么性质? (3)、为何用到氯化钠? 归纳小结:(⒈)导致铁制品锈蚀的必要因素: (⒉)加速铁制品锈蚀的因素:酸或氯化钠存在 思考、讨论 红褐色粉末中主要成分是铁锈, 暖宝宝发热原理是利用铁生锈的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铁粉和铁锈与盐酸的产物不同 讨论、交流 思考,讨论,并交流得出: (1)、粉末状与氧气、水接触更充分,氧化反应更快,放热更明显 (2)、吸附性,吸附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使之与铁粉反应 (3)、铁制品在酸或氯化钠存在的环境下更易氧化锈蚀 将所学的知识联系生活,创建知识与生活的桥梁,培养学生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培养化学实验来源于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与之前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的原理相结合运用,培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的能力。 回顾再运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