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3953

7.1 第一课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2次 大小:3021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生,九年级,人教,化学,初中,教师
    第一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footnoteRef:0] [0: 重点点拨 ● 温馨提示 (1)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物质的着火点。 (2)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②与氧气的接触面越大,燃烧的速率越快;③可燃物的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燃烧。 ● 易错判断 (1)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吹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3)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探新知 自主学习 01 核心知识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概念 可燃物与 氧气 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 氧化 反应。 2.燃烧的条件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二、燃料燃烧的调控 1.灭火原理和方法 (1)灭火的原理 根据燃烧的条件能推出灭火的原理,即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方法 ①清除 可燃物 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使温度降到 着火点 以下。 2.探究灭火器的原理 (1)干粉灭火器: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2)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因留下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可用来扑灭 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 等存放场所的火灾。 (3)水基型灭火器:能快速、高效灭火,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及固体材料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破疑难 重点探究 02 探究点 有关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1.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铜片上的白磷 燃烧 ,铜片上的红磷 不燃烧 ,热水中的白磷 不燃烧  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没有 达到着火点 ,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 氧气 接触 热水中的白磷 燃烧 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 着火点 且与 氧气 接触 2.实验探究常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实验探究中往往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在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运用对比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如: (1)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白磷 燃烧 ,红磷 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对比,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说明实验是通过控制氧气来研究氧气对燃烧条件的影响。 (2)通过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而水中的 白磷没有燃烧 ,从而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又通过对比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现象,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精评价 综合演练 03 基础巩固 知识点1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 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C) A.纸的着火点变低 B.水隔绝了氧气 C.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纸锅与氧气的接触面太小 2.(2023贵州改编)探索燃烧的利用和控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D) A.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被广泛应用 B.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物 C.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刻盖上锅盖可以灭火 D.把蜡烛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能立刻燃烧 知识点2 燃烧的条件的探究 3.(2024乐山)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利用可调节温度的电炉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60 ℃,氯化钠不是可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当温度为60 ℃时,只有①处白磷燃烧 B.为控制变量,①②③④处所取白磷、红磷、氯化钠的质量应相等 C.当温度为260 ℃时,②处红磷燃烧、③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当温度升至500 ℃时,④处氯化钠可能燃烧 能力提升 1.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来灭火的是(A) 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2.(2022云南)下列灭火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