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90571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记叙文写作之如何运用“联想发散式”结构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3195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届,联想发散式,PPT,27张,课件,结构
  • cover
(课件网) 记叙文写作之 如何运用“联想发散式”结构 1.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2.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乎。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课程标准] 考场记叙文,要围绕一个中心,把记忆、印象、见闻、感受等连接起来,进而形成一个整体,这就需要进行“联想”(相似联想或相关联想)。没有联想这一思维活动,所有的材料就是一盘散沙,很难形成一篇结构完美的文章。 [教学要点] 所谓“联想”,就是由甲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乙事物而构成的生动形象、较为完整的思维过程。它首先需要有一个引起联想的依据,这个依据既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某段文字、某段音乐,或是某一偶然的场景。众所周知,近年的高考作文题大都是新材料作文题,作文题中的材料,不仅是一把帮助我们开启审题之门的钥匙,更是我们选材、谋篇的触发点和联想之源。也就是说,作文题材料是联想这个思维活动的“一端”,由此而想到的相关事物,就是思维活动的“另一端”。在考场上,如果我们能借题进行“相似”或“相关”等联想发散,由此及彼,不仅可以盘活素材,更能够优化文章结构。 “联想发散式”结构,是指将记忆、印象、见闻、感受等连接起来,通过形象再造、幻想虚拟等方式来表达主题的行文结构方式。 “追忆”,就是对以往人、事、物的回忆。“联想发散追忆式”结构,就是紧扣作文题材料中的某个关键词,以这个关键词为起点,进行追忆联想发散,或追忆与“关键词”相似场景,或追忆与“关键词”相关场景,通过“关键词”这一“纽带”,将追忆到的素材按照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串联在一起,组成严谨的结构,从而揭示主题。 一般步骤: ①开篇———以“关键词”作为联想的起点 以作文题材料中某一信息作为“关键词”,而后紧扣这一“关键词”进行发散追忆,追忆以往生活中的见闻,盘活素材,打开思路; 一、紧扣关键词,串联布———联想发散追忆式”结构 ②主体部分———追忆”串起联想到的素材 “关键词”既是“起点”,又是“文眼”,与它“相似、相关”等场景的再造串起追忆到的各种人与事,进而揭示主旨,使之形散神聚; ③结尾———回扣联想的起点(关键词) 结尾,即追忆的收束,指收束思路,回扣起点(关键词)进行总结归纳。 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不少于700字。(原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此题选第②题。) 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范文] 一条信息 “太好了!那条小巷有名字了!”清晨,爸爸告诉我老家的小巷都有了名字,我最喜欢的那条叫作“明灯巷”。明灯巷,真好听!这条信息,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条小巷,想起了在那儿度过的童年时光。(从“一条信息”引出“小巷”这一关键词进行追忆联想) 我与小巷结缘于一只白狗。幼时的我大胆又好奇,有一次非要摸摸白狗的尾巴。快要摸到的时候,那只看起来温顺善良的长毛动物,突然跳起来,冲着我“汪汪”大叫。我吓得拔腿就跑,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