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98483

第14课文艺复兴课件(38ppt+视频)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468609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课,文艺复兴,课件,38ppt+,视频
  • cover
新知导入 14到16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 走向近代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第 五 元 单 目录 一、感“宗教”之束缚 二、赏“文艺”之精华 三、品“人文”之光辉 四、探“复兴”之本源 1 1 感“宗教”之束缚 材料:中世纪西欧世俗国家四分五裂,但教权却高度统一。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只有教士掌握文化,95%以上的人是文盲。 教会认为凡与信仰无关的知识都是无用的。教皇格里哥利一世在其所著《对话录》中说:“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他下令烧毁藏书丰富的古罗马图书馆。《圣经》被视为最高的权威,别的都成为异端邪说而横加摧残……宗教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罗马教廷设立宗教裁判所 1600年2月17日,反对“地心说”的布鲁诺被烧死 1616年6月22日,提倡“日心说”的伽利略被软禁 伽利略 (1564—1642) 布鲁诺 (1548—1600) 愚昧迷信 神权至上 一、感“宗教”之束缚 中世纪神学观念: 原罪说: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其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苦。 赎罪说: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 来世说: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中世纪雕塑《安东尼?奥索》 人性本恶 禁欲苦行 七宗罪 : 天主教教义中的七个原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 一、感“宗教”之束缚 追求来世 迷失自我 2 2 赏“文艺”之精华 14世纪中叶,一片灿烂的阳光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中冉冉升起,冲破了中世纪的层层黑暗,点亮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一缕曙光,一场永远改变人类生活和思想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就此开始! 佛罗伦萨市政广场 二、赏“文艺”之精华 1、兴起的时间: 2、兴起的地点: 3、复兴的阶级: 4、兴起的方式: 5、反对目标: 6、核心思想: 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 新兴资产阶级 弘扬古希腊、罗马文化 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阅读课本P65—66第一子目《文艺复兴》找出以下问题答案。 二、赏“文艺”之精华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天才辈出 灿若群星 大师巨匠 横空出世 二、赏“文艺”之精华 (阅读教材P66-68页完成以下文艺复兴代表人物表格,用时3min) {BC89EF96-8CEA-46FF-86C4-4CE0E7609802}人物 国籍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名言 地位 但丁 意大利 达?芬奇 意大利 莎士比亚 英国 《神曲》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哈姆雷特》 《罗密欧和朱丽叶》 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学三杰” 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美术三杰” 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文学巨匠 让我们一起去领略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人不应当像走兽一般地活着 ,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 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 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 思想--自由的精灵。 二、赏“文艺”之精华 “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qié]丘 他们创作的诗篇和小说,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宣扬人性自由。 二、赏“文艺”之精华 古希腊哲学家 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地狱第一层 地狱第八层 “…他们没有犯过罪;虽然他们有优点,这还不够:因为他们没有受过‘洗礼’,那是你所信奉的宗教之门,因为他们生于基督教之前…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