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 毛泽东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简明扼要地解说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何而来的科学道理。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要用马列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正确思想指导我们的行动。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欣赏准确严谨、通俗易慬的语言,树立写作时的读者意识。 2.能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找出论点,分清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分析各部分的逻辑关系。 3.能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及引用论证,能说明这些论证方法的特点及其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政 论 文 政论文是以政治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论述文。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论述政治问题的,自然是政论文;从政治角度论述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社会论文、思想论文,也可以归入政论文;报纸杂志的社论、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等大多数也是政论文。政论文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政治性:政论文常常研究重大政治问题,对于那些政治色彩浓厚的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也会进行理论与实际的探讨,体现政论文的政治敏锐性。 (2)指导性:政论文不仅要用道理说服人,而且常常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导。 (3)严密性:政论文特别强调评价的准确性、论证的逻辑性以及行文的周密性。 【相关常识】 【创作背景】 1963年2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增产节约和“五反”运动。1963年5月,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总结“四清”运动试点经验的小型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5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发布前,毛泽东在这个文件前面加写了具有前言性质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的一大段内容,提出应当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 标题是一个疑问句,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深思。标题用语通俗易懂,有两层意思:一是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涉及文章关于第一次飞跃的论述;二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涉及文章关于第二次飞跃的论述。 【题目解说】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人的正确思想 是从哪里来的? (一)中心论点:人们的正确思想,只能从① 中来 (二)分析 问题 (1)总论② 与③ 的辩证关系 (三)联系实际,点明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教育的意义 (2)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 从感性认识到④_____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⑤ 的飞跃 (3)总结并深化: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 社会实践 物质 精神 理性认识 实践 【思考1】通读课文,将下面图中①~⑤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一部分:本论,分析问题———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论述认识的辩证过程和规律,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第一部分:引论,提出中心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下文就围绕这一中心论点进行论述。 【本文的论述思路】 第三部分:结论,联系实际,指明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要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工作。 研读文本,学习技巧 1、文章开头连提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这三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作用:①造成疑问和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②强调了回答的内容,使中心论点鲜明突出; ③强调并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意。 (2)关系:三个问句中,第一个问句引出议论的中心,统贯全篇;第二、三个问句是在第一个问句的基础上作为答案被提出来的,继而被否定,为开启下文做准备。 2、作者为什么否定“天上掉下来的”和“自己头脑里固有的”这两种观点?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