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53383

9.3古诗词诵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8776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古诗词,诵读,美人,春花秋月,何时,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古诗词诵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统编版高一年级必修上册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诗歌。 诵读时,一定要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感情基调:凄凉哀伤。节奏:低沉缓慢。 【诗韵诵读】 2.白话诗歌   季节的更替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多少往事都难以忘却。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作者简介] 千古词帝———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南唐后主。于961年至975年在位,国破降宋。后亡于北宋京师。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三十八首,存诗十六首。 【诗意研读】 [创作背景] 亡国囚徒的悲歌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虞美人》这首词。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却为什么说“春花秋月何时了”? [明确]———春花秋月”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在词人的心里改变了颜色。原来锦衣玉食,有如花宫女朝歌夜弦相伴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因此诗人说“春花秋月何时了”。 【整体揣摩】 2.任务小结 1.下面关于《虞美人》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这些美好的事物让词人触景生情,首句表达了词人对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 B.“往事知多少”一句中,“往事”是指词人往昔为人君时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蕴含其中。 D.本词多处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诗意品味】 √ [明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但时过境迁,词人已不是那个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而是阶下囚,那些美景只会激起词人悲痛的回忆,因此,词人希望它不再有。不是“表达了词人对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词人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威严以及随心所欲的自由感等。“又东风”中的“又”是说词人降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 3.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可作为“词眼”,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词人的地位(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词人的感受(由安享尊荣到忍辱蒙羞)。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述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述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愁”? [明确]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犹如滔滔江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