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659304

湘艺版三年级下册音乐 第七课 (演唱)游子吟 教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276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艺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七,演唱
  • cover
游 子 吟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设计亮点在 “旋律线”上:在歌曲的教学中我用“旋律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看———画———唱———做———演”(看———看老师随音乐画旋律线,并通过观察旋律线的特点,根据颜色来区分乐句的异同;画———跟着老师随着音乐画旋律线,感知旋律的走向;唱———通过演唱曲谱和歌词,感受旋律的优美以及歌曲中表达的母子深情;做———通过模仿母亲缝补衣服的律动,感受如绵密针脚线般的旋律线条,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地爱意;———通过合作表演歌曲的方式,再现歌曲的情境,感受母亲的辛苦,体验母子情深。)等多种方式来感受整首歌曲的旋律走向,感受歌曲的柔美深情。导入环节:我以图片导入直入主题,通过对比朗读歌词,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在歌曲的情感处理上:我通过让学生模仿母亲缝衣服的感人情境,感受歌曲的意境,体会歌曲的内涵,学会感恩。在前倚音的教学中,我通过对比教学和贴近生化的比喻,让学生感知装饰音的作用。在拓展部分,我通过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意境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来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教学目标: 1.能积极聆听,体会歌曲内涵,感受母子情深,并懂得感恩母亲。 2.能用轻柔、甜美的声音深情的演唱歌曲《游子吟》。 3.能根据音乐的情境完整演绎歌曲,并能挑选适当的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表现。 教学重点: 能用轻柔、甜美的声音深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在歌曲的演唱中唱准前倚音 2.能根据音乐的情境,挑选适当的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表现 教学准备: 钢琴、PPT、彩色马克笔数支、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图片,生观图说一说图片里描绘的场景,通过师生对比朗读古诗,引出课题《游子吟》。 (二)学唱歌曲《游子吟》 1.初听师生共同演绎歌曲《游子吟》,请生谈感受———深情、优美 2.再次聆听歌曲,随乐律动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3.复听全曲,老师随歌曲画旋律线。 4.学生跟随老师的曲谱范唱画旋律线。 5.观察旋律线的特点,通过颜色区分乐句。 6.教唱曲谱,对比教授知识难点“前倚音” 6.教唱歌词 7.歌曲的情感处理。 (三)拓展部分 1.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分组合作完整演绎全曲(唱——————奏)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游子吟 奖 励 区 旋 律 线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