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75126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 教学设计(含2课时)

日期:2024-06-18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12487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圆圆,2课时,教学设计,中秋,团团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4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知道中秋节是团圆节、重阳节是敬老节,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秋天里的节日。 2.道德修养:了解节日习俗,知道中秋节阖家团圆的传统和重阳节敬老的文化内涵。 3.法治观念:参与中秋节、重阳节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激发团圆和谐的亲情以及敬老爱老之情,初步感知中华美德。 4.责任意识:了解秋天里的其他节日,感受秋天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初步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了解一些咏月思亲的古诗词。(重点) 2.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中秋节团圆的文化内涵,喜欢过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难点) 3.愿意参与中秋节的各种活动,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过程 一、知中秋,追根溯源 1.活动一:欣赏儿歌猜节日,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 (1)听一听:(播放儿歌)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悠悠。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2)猜一猜:这首儿歌的内容与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有关系?请说出这个节日的名称。 小结:相信你们一定从儿歌里找到答案了。这首儿歌里描述的是中秋节。 (3)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儿歌中描述的节日是中秋节的呢? 预设:每年的中秋节都要吃月饼,全家人还要在一起过节、吃团圆饭。 小结:大家一下子就猜对了,儿歌中描述的就是中秋节。看来你们对中秋节是有一些了解的。其实,还有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值得我们学习和了解。 2. 活动二:结合日历找中秋,了解有关中秋节的知识 (1)看日历,知中秋时间。 提问:你知道什么时候过中秋节吗?请你在日历中找一找今年和去年的中秋节日期,并圈画出来。 思考:对比两年中秋节的时间,想一想,同样都是中秋节,怎么不在同一天呢。 拓展认识:我们平时所说的X年X月X日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式,叫公历,也叫阳历。我们国家的中秋节是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这里所说的农历是我们国家特有的历法,也叫阴历。 (2)对比发现,知中秋来历。 ①观察:通过看日历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都在农历八月的中间。 ②讨论:你现在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了吗? 预设:中表示中间,秋表示秋天,八月十五在秋天的中间,所以叫中秋节。 拓展认识:我国农历规定:一年有四季,每季包括三个月,每年的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季。每一季又分为盂、仲、季三部分,农历八月刚好是秋季的“仲”,所以过去人们也把中秋节叫作仲秋节,还有人称它为八月半、八月节和月节。 ③小结:看来,中秋节的来历与秋天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其中可真有学问。 (3)互动交流,讲中秋故事。 ①讲故事:你知道哪些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能给大家讲讲吗? 预设: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②播放:播放短片“中秋节的来历”。 交流:短片中还讲到了哪些中秋节的故事? 预设:唐明皇飞天、玉兔捣药等。 ③讨论:从这些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预设:从这些故事中可以了解到,古时候人们以为月亮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人们渴望了解月亮上的秘密。 拓展认识: 1969 年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可是人们发现,月亮上既没有嫦娥,也没有玉兔,只有荒凉寂静的山谷、沙石。即使是这样,我们中国人过中秋的习俗依然没有改变。 (4)小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为了让大家过好中秋节,我国从2008年开始,中秋节放三天的小长假,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团聚,欢度中秋佳节了。 二、过中秋,有情有趣 1.活动一:吃月饼庆团圆 (1)探秘餐桌。 ①提问:你家过中秋节的时候,餐桌上主要有哪些美食? 预设:月饼、花生、葡萄等。 ②讨论: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