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708645

【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15《女娲补天》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1408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素养,答案,任务,学习,分层,核心
  • cover
原创连载,转载出版必究 【新课标】四语上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15.女娲补天 一、单元阅读主题:神话故事 二、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本课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丰富人文底蕴,培养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思维能力: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审美创造:感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 1.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2.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四、本课新课标学习任务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一(基础性学习单) 一、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完成学习单。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女娲(wā wō) 泼水(fā pō) 轰隆隆(lōng lóng) 挣扎(zhā zhá) 传颂(sònɡ shònɡ) 惊慌失措(cuò chuò) 坍塌(tā tà) 功绩(jī jì) 混乱(hún hùn)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到处(chù) 挣扎(zhèng) 喷火(pēn) 惊慌失措(cuò) B.功绩(jī) 传说 (chuán) 塌(tā)下 传颂(sònɡ) C.山冈(gǎng) 熄灭(xī) 冶(zhì)炼 挣扎(zhá) D.女娲(wā) 泼(pō)水 一项(xiàng) 轰隆隆(lōng lóng)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创业 创造 创伤 B.挣扎 扎针 扎辫子 C.混蛋 混球 混乱 D.喷泉 喷射 喷香 3.与“惊慌失措”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B )。 A.失魂落魄 B.从容不迫 C.气急败坏 4.下列( )组词语不都是近义词。 A.创造———创建 幸福———快乐 B.燃烧———焚烧 立刻———马上 C.危险———危急 寻找———寻觅 D.燃烧———熄灭 传说———据说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娲”读音完全相同的字有“洼、挖、娃、蜗”等。(X) B.“塌(tā)下来”“熄(xī)灭”的注音都正确。(V) C.“作恶、恶人、厌恶、恶心”中“恶”的读音是一样的。(X ) 6.把关联词序号送回句子中。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如果……就…… ①( )天火被雨神熄灭了,( )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②( )收集到五彩石,( )可以补天。 ③( )女娲补好了天上的窟窿,( )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7.共工撞了不周山后,女娲为人类做了哪几件好事 ( ABCD)(多选) A.斩下乌龟的腿,立在大地的四方。B.拣来五种颜色的石头炼成石浆补天。 C.杀死作恶的黑龙。 D.用芦灰堵住喷涌洪水的地缝。 8.与《女娲补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告诉我们天是怎样形成的。 B.是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不怕困难。 C.是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女娲很伟大。D.是神话故事,赞扬了女娲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9.《女娲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 )。 A.告诉我们五彩云霞的来历 B.是个神话,是古人想象出来的 C.机智巧妙、心地善良的品质 D.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二 (拓展性学习单) 二、(重难点)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女娲看到自己创造出来的人处于水深火热中,难过极了。(改为反问句) . 。 2.自从女娲发明了人,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修改病句) . 。 3.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 天上的大窟窿在喷火。(用关联词合并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4.天上顿时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这句话充满了 的想象,写出了 . . 。 5.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这句话体现了女娲的 ,使故事具有 的色彩。 三、(篇章感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