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761687

第3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256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答案,中册,必修,选择性,语文
  • cover
第3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肃清(sù) 点拨(bō) 谬误(mù) 无可辩驳(bó) B.炮制(páo) 炮弹(pào) 稽首(qǐ) 无稽之谈(jī) C.澄清(chéng) 澄沙(dèng) 记载(zài) 三年五载(zǎi) D.憎恨(zèng) 恐吓(hè) 济事(jì) 人才济济(j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纯萃 根据 削弱 混乱不堪 B.衡量 榜样 祥细 拨乱反正 C.纲领 预料 局限 五花八门 D.摧毁 裁剪 僵死 蒙味主义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肃清(sù) 领域(yù) 实践(jiàn) 澄清(chéng) B.炮制(páo) 驳倒(bó) 概括(gài) 记载(zǎi) C.签名(qiān) 编辑(jí) 永葆(bǎo) 纠正(jiū) D.开辟(pì) 枷锁(jiā) 胡诌(zōu) 禁锢(gù) 4.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吗?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呢? 5.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即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 。 。 , , 。 ①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 ②它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是真理 ③这是因为,任何真理都受到一定范围的限制 ④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会变成谬误 ⑤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又互为转化 ⑥没有谬误,也显不出真理 A.⑤①⑥②④③ B.①⑥⑤③②④ C.①③⑥⑤②④ D.⑤③①⑥④②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最后定稿,实际上是这篇文章的第十次改稿。该文的多次修改,凝聚了理论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集体智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刊发,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全国范围内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际上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由胡耀邦同志组织和推动的。该文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廓清了思想界、理论界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迷雾,( ① ),最终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 ②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刊发,预示着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到来。对此,《光明日报》功不可没。然而,作为该文责任编辑的王强华却始终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这样的文章和这样的讨论会迟早出现的,不是由于这位作者撰写、这张报纸发表,也一定会由另一位作者撰写、另一张报纸发表。 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良好的舆论环境得以形成 B.①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C.①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恢复 ②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D.①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恢复 ②良好的舆论环境得以形成 7.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三、小阅读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后人评价“真理标准大讨论”时认为,这不只是一场理论问题的讨论,从8月到10月(1978年),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和军区负责人先后表态,公开讲话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王强华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问世和“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发生是种历史的必然。“中国在粉碎了‘四人帮’之后,徘徊了两年,1978年时,中国走到了历史的转折点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