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782932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一单元《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52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一
  • cover
教案《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力,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随钢琴问好! 4/4 1 2 3 4 ︱5 - - - ︱5 4 3 2 ︱1 - - - ‖  老 师 您   好 同 学 们 好 二、创设情境,感受大海。    仔细听:(神秘)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 海浪声 用旋律线来画一下下面听到的旋律。 展示老师画的旋律线 三、新歌学习,唱响大海。   揭题:《大海啊故乡》   导:壮阔、美丽的大海是生命的摇篮,让我们无限依恋,无比热爱。所以人们赞美它,歌唱它。今天老师带你们学习一首选自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大海啊故乡》!   (一)欣赏视频(又著名歌唱家朱明瑛演唱的)。   1.第一遍欣赏,了解歌曲。   要求:边听边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大海故乡亲人的思念   师:(出示歌谱) 跟着电子琴来学唱歌谱。(多唱几遍,注意里面的节奏和音准) (提示学生刚才前面模唱的旋律就是这首歌曲的旋律) 2.找一下乐谱中不会的节奏型。   附点音符 3.完整演唱下乐谱,跟着电子琴来演唱,边唱边注意学生的演唱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4.完整聆听一遍歌曲,思考一个问题: 歌曲的力度是否从头到尾都一样?出现了几次“大海”每次出现都如何演唱的? 1)出现三次大海 2)分析三次大海的演唱力度和演唱方式。 第一次大海的出现处于低音区,歌曲迂回前行,可以用弱的力度来演唱。 第二次大海出现是旋律进入了高音区,旋律层层推进,可以用中强的力度来演唱。 第三次大海出现时旋律回落之中低音区,节奏拉宽,好涨情绪渐渐平息,欲言又止,所以采用中弱的的力度来演唱。  5.用饱满的情绪朗读歌词 6. 加入歌词演唱。(带着学生加入歌词) 7.用饱满的情绪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教师教学生指挥,边指挥边场)。 (二)作品分析。  1.歌曲为F大调,深情的,单三部曲式的歌曲。 2.大家在演唱时,有没有发现B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呢?能不能去掉?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是作者情感的升华,表达了主人翁对大海故乡亲人祖国的深挚的情感。  四、课堂延伸,拓宽视野。   《大海啊故乡》是 王立平 先生为电影《大海在召唤》专门谱写音乐。   (一)作者简介。   王立平(1941—)作曲家,中国电影乐团艺术指导。主要从事影视音乐创作。主要作品有:纪录片音乐《潜海姑娘》、《海港之歌》等,电视片音乐《哈尔滨的天》、《徐悲鸿》、《红楼梦》(87版电视连续剧),电影故事片音乐《少林寺》、《大海在呼唤》等。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旋律优美,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二)歌曲创编 分组床边,可以改变歌词,也可以改变旋律,也可以改变节奏。 (三)回顾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五、总结 感受“爱”字,升华主题。   师:听着熟悉的旋律,看着影片中的人物相信大家都会被感动。 王立平 先生曾深情地说过,歌曲《大海啊故乡》的主题归根结底是一个“爱”字———爱亲人、爱故乡、爱大海、爱祖国……   我们的生活就因为充满了这些爱而充满希望、无限美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