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下第四单元 《日本音韵》 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和掌握日本“都节音阶”,用自然、舒缓的声音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分析和对比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日本音乐文化的相关知识,体会日本音乐所崇尚的自然美、朴素美。 二、教学重点: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用自然、舒缓的声音演唱歌曲《樱花》。 难点:用“都节音阶”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 3、 教法学法:讲授演示,聆听体验,合作探究,实践创作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上课之前,我们共同欣赏一段音乐。伴随着这首日本经典民歌《四季歌》我们看到了这样优美的景色,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问题) 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在我们的邻国日本每年三、四月份樱花竞相开放,日本人民纷纷踏青赏花,庆祝春天的到来。他们非常喜爱樱花,有许多赞美樱花的歌,今天我们也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去日本了解感受那里的音乐文化,学唱一首赞美樱花的歌。 (二)新课: 1、一起欣赏一首由日本艺人演唱的原汁原味的《樱花》。(播放 歌曲 音频 板书 课题 《日本音韵》) 2、学唱歌曲:这首歌曲在日本家喻户晓,被日本人尊称为第二国歌,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广泛,为了更深刻的体会这首歌,我们一起唱一唱这首歌的曲谱。(视唱) 3、在学唱过程中指导音准,节奏(教师钢琴伴奏) 4、填词演唱,指导学生齐唱(2小节一换气,咬字清晰,唱出赏花时愉快的心情) 5、学生感受结尾是马上结束的还是意犹未尽的感觉?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叫“余韵”(日本音乐的特点) 6、完整的演唱歌曲 7、老师唱中国民歌《茉莉花》,学生对比这两首歌曲的不同。(找出日本音乐偏爱单音,旋律平稳,朴素简单少装饰的特点) 8、学生思考:阳春三月,踏青赏花应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为什么歌曲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呢? 借用日本“樱花七日”的谚语,用花期短暂比喻人生命的短暂,德育渗透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把握现在,热爱生命。生要像樱花那样灿烂,死也像樱花一样走的干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9、以歌曲《樱花》为例:回忆日本音乐的特点 (1)自然、朴素、少装饰 (2)偏爱单音 (3)追求余韵、哀婉 10、音乐知识:日本都节音阶学习 (幻灯片曲谱) 学生思考:符合这三点的就一定是日本音乐吗? 老师唱《小白菜》,学生听是中国的歌曲。对比《小白菜》《樱花》这两首歌曲中出现的音符,音阶构成。唱一唱感受音乐色彩上的不同 (1)同学们观察乐谱,将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符? 3 4 6 7 1 (一共五个音)对比中国五声调式音阶的音符组成 3 5 6 1 2 (用钢琴弹出音阶,对比)唱一唱感觉异同 (2)音程关系:3 4、7 1都是半音关系,而中国五声音阶都是全音关系。所以这样的音程关系特点是日本音乐的根源。总结:半音的运用具有日本音乐风格。(在乐音体系的音列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钢琴键盘上相邻两个琴键构成半音。) (三)实践与创作 1、创作:我们运用都节调式尝试创作一段具有日本风格的旋律。 2、展示:分享成果,写出来并唱一唱,感受旋律是否具有日本韵味。 3、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修改、鼓励 (四)认识日本的民族乐器和了解日本音乐分类 思考:中国音乐文化与日本音乐文化之间的渊源? 我国和日本在2千多年前就开始了频繁的文化交流,日本音乐的中国元素很浓厚,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根。日本现在还保留了很多中国唐代及以前的乐器和乐谱,而这些在现在的中国很多已经失传了。我们一起认识几种日本的民族乐器:尺八,日本筝,三味线、太鼓(对比中国的这些乐器讲授) 幻灯片播放 (五)拓展和延伸 日本是没有自己音乐语言的,但正式拜此所赐,日本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