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797010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4.4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5822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八年级,上册,4.4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4.4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卷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5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 春天到了,冰雪化成水--液化 B.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C. 夏天的冰棍在往外冒冷气--汽化 D. 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凝固 2.(5分)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形成的是 A. 晨雾弥漫 B. 冰化成水 C. 草叶上的白霜 D. 花朵上的露珠 3.(5分)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箱是凝固现象 B. 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 C. 冬季清晨草木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 4.(5分)以下两个实验:如图甲将碘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如图乙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加热。已知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 、沸点为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 。实验中只出现碘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是( ) A. 甲 B. 乙 C. 甲乙均是 D. 甲乙均不是 5.(5分)以下几种情况下,戴眼镜的人的镜片上不会“沾上水汽”而变模糊的是( ) A.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到室外 B. 揭开饭锅的锅盖时眼镜太靠近“热气” C. 夏天,从开有空调的房间走出去 D. 就着眼镜进入热气腾腾的浴室内 6.(5分)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A. 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 室外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C. 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 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7.(5分)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最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酒精灯外焰温度约 A.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B. 浸入开水中 C. 放在阳光下晒 D. 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8.(5分)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 A. 春天缥缈的雾 B. 夏天晶莹的露 C. 秋天轻柔的霜 D. 冬天凝重的冰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9.(4分)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冰冻的衣服变干_____, 窗玻璃上的冰花_____, 10.(4分)实施人工降雨时,用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空气后吸收热量_____为雨滴落到地面。 11.(4分)在地球的南极,冰川的厚度平均为,气温很低、降水量很小,但是南极的空气却很湿润。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吗?_____。 12.(4分)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文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物质 质量 升温所需时间 升温所需时间 升温所需时间 沙子 水 该实验中用 _____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 _____的吸热能力较强;如果将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则 _____升高的温度更多。 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3.(12分)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会逐渐减少,这个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4.(6分)年,一个寒冷的夜晚,俄国首都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六千支燃烧着的巨型蜡烛,把厅里的舞会气氛烘托得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人还在冒着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旁边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道:“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就在这时,一位先生迅速把这位小姐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