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30667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359980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
  • cover
(课件网) 语文园地一 《白鹭》 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落花生》 通过写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了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珍珠鸟》 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说明人和动物是能和谐相处的。 《桂花雨》 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 交流平台 课文 所描写的具体事物 事物特点 表达的情感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完成学习单。 《白鹭》 白鹭 外形和情态的美 赞美之情 《落花生》 落花生 外表不好看,但有用 想到做人的道理 《桂花雨》 桂花雨 珍珠鸟 《珍珠鸟》 香气四溢;摇桂花的乐趣 思念家乡 生活感悟 从怕人到不怕人 我发现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 交流平台 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 琦君笔下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童年的快乐回忆,也寄托了她浓浓的思乡之情,使我很受感动。 借物抒情 《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让我深受启发。 借物说理 交流示例 《白鹭》蕴含着作者对白鹭的美的欣赏和赞美。 《珍珠鸟》蕴含着人与鸟之间的情意,使人感受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说说你从下面的事物中,感受到了什么? 叶落归根 奉献一生 自由快乐 …… 坚强不屈 乐观谦虚 无私奉献 …… 日积月累 蝉 [唐]虞世南 垂 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唐代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代表作有《出塞》《怨 歌行》《赋得临池竹应制》等。 作者简介 【垂 】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清露】清纯的露水。 【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得很远。流,发出。 【疏桐】高大的梧桐。疏,开阔、稀疏。 【居高】指栖息在高处。 【藉】凭借、依赖。 词语解释 诗歌大意: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蝉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不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采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诗人写蝉饮露水,在树上高叫,所以声音传得远,实际上是借蝉咏怀,表明自己品格高洁,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 名远播。这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 的一首,很为后人所称道。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赞美梅花高洁的品格) 托物寓意的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明]于谦《石灰吟》 (赞美石灰忠诚清白的品格) 拓展发散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清]郑燮《竹石》 (赞美竹子坚忍不拔的品格) 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 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花生(埋在地里) 桃子、石榴、苹果(挂在枝上) 突出花生的内在美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 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 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 太不寻常了。 赞扬了白鹭平凡朴素的外形美。 白鹭 色素、身段适宜 苍鹭 朱鹭 白鹤 太大 大了一些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 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 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突出瓜架的别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