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845141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1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课件+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4822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答案,练习,课件,关系,对外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达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新中国成立后,英国积极表示要给予“法律上的承认”,正在访苏的毛泽东也希望利用英国的这一态度向苏联施加压力,促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但在中苏缔约在即之时,毛泽东提出对中英建交谈判“拖一下”的方针。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B.防范英国干涉中国内政的需要 C.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必然要求 2.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国民皆有彼方“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职业的权利。1949年10月,美方享有的此权利被废止。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1950年,中苏签订条约时,斯大林即提出了保留旧的中苏条约(1945年8月苏联与国民党签订),而只对实际内容进行修改,而毛泽东则坚持“签订一个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最终中苏另签了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说明 (  ) A.苏联仍推行大国强权政治 B.中国坚持了独立自主的方针 C.“一边倒”不利于国家政治独立 D.中苏存在着巨大矛盾与分歧 4.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5.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4年底称:“中共可能会把会议当作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与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  ) A.美国阻挠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发挥作用 B.西方实现了扭转万隆会议议题的企图 C.亚非国家团结起来建立了不结盟运动 D.中国借助此会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6.20世纪50—60年代,中日民间外交取得丰富成果,在经贸上达成了许多重要的贸易协定和渔业协定,在文化交流上两国文艺界人士和团体互访频繁。这种现象说明 (  ) A.中日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B.中国放弃了“一边倒”外交方针 C.日本放弃敌视孤立中国的政策 D.中日有改善政治关系的民众基础 7.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至1970年,两国陆续进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双方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和成果,但在缓和与消除台湾地区紧张局势这个问题上未取得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 (  ) A.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有所改变 B.意识形态是阻碍中美交往的根源 C.中美两国存在保持接触的沟通途径 D.中国周边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 8.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提出要同北京加强沟通,跳出在联合国中共之所得即美国之所失的窠臼。上述信息表明美国 (  ) A.以缓和对华关系为基调 B.仍坚持阻止中国恢复席位 C.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D.干涉中国内政的企图受挫 9.基辛格说:“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与“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相关的是 (  ) A.新中国成立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方针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10.“……深刻的反省。□□□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政府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上述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  ) A.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