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27465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pdf版含答题纸及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6409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历史,答案,答题,版含,pdf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卷和第 II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 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一并交回。 2.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 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 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对材料理解正 确的是 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B.走私鸦片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 D.抹杀了该战争发生的实质 2.上海开埠后不久,原来为广州贸易服务的商人、买办、船民、运输工人大量转向上海,利用 乡土关系来上海谋求职业的游民也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A.贸易地位快速提升 B.自然经济彻底破坏 C.实践《资政新篇》 D.成民主革命中心 3.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 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内地完全开放”等。 这些要求旨在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4.某校学生在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 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A.八国联军侵华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5.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它最后无法实施主要是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 C.它主张建立“无处不均匀”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D.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年级历史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6.下表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三个新式学校的课程内容,与这三个学堂的设立直接相关的历史 事件应是 学堂 开设课程 一 《圣谕广训》、《孝经》、船舶驾驶、射击、指挥 二 经学(儒家经典)、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 三 学员需通儒家经典、微积分、重学、汽学 A. 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自强运动的领导者没有一个完整的建设计划,他 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性。”下列企业的创办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 D.汉阳铁厂 8.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焦点,为“开拓万里波涛”,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突袭北洋舰队。 随后双方在黄海海面上发生激战。此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A.左宝贵 B.徐邦道 C.邓世昌 D.丁汝昌 9.对图 1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图 1 A.有识之士开始受到刺痛 B.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显现 C.曾国藩预感清朝的危亡 D.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形成 10.梁启超在回忆 19世纪 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 士类。”到了 19世纪末,却出现“举国若狂,人人竟言西学”的局面。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此时期中国 A.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质变 C.社会舆论环境渐趋宽松 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11.张之洞提到:“乙未(1895年)以后,志士文人,创开报馆,广译洋报,参以博议。始于沪 上,流衍于各省,内政、外事、学术皆有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