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蜡烛燃烧》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蜡烛燃烧 教学目标: 1、知道有些物体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了改变。 2、能通过实验得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3、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探究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乐于合作交流,对探索新物质的变化充满兴趣。 4、 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蜡烛燃烧生成了哪些新物质 感受生成新物质与生活的亲 密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蜡烛,打火机,隔热手套,石灰水,托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中物体是千变万化的,像麦子成熟了,小狗长大了,同学 们长高了等等。这些都是有生命的物体的变化,那么,没有生命的物 体有没有变化呢 教师展示一根蜡烛并把它点燃,同学们,燃烧的蜡 烛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吗 (蜡烛为 什么会燃烧 蜡烛的成分是什么 燃烧时为什么会有黑烟产生 蜡烛变短的部分变成了什么 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很有意义,课下可以去查阅资料,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燃烧的蜡烛变短的部分去哪了 (教师板书课题。) 二、 探究活动 (一)师: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大胆猜一猜,蜡烛变短的部分去哪儿了 (出示变短图片) 生:蜡烛融化成了蜡油,烧掉了。 生:蜡烛燃烧时产生黑烟,顺着黑烟飘走了。 生: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 (二)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1、师: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 展示实验材料,你将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学生:先点燃一根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用杯子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看看里面有什么现象。 师:同学们思考积极,想出了自己的见解,下面我们一起总结实验方 法。(课件展示)动手实验之前同学们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1)易碎器材要轻拿轻放,烧杯要放平稳。 (2)要戴上隔热手套,以免烫伤。 (3)实验结束,要及时熄灭蜡烛。 同学们想的很周到,实验还要分工合作,注意安全,及时记录。 2、 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同学们实验时表现得都很认真,已完成实验的小组请把手中的材料轻轻放下并坐好。 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吧。生:我们发现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其它组的是不是也发现了这个现象 师: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板书) 3、师: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是不是都是水呢 生:气体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能其中还有一些气体。 师:到底是什么样的气体呢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澄清的石灰水,它能帮 我们知道是什么气体,我们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把石灰水倒入 产生水雾的烧杯中,观察现象)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将石灰水倒入刚刚产生水雾的烧杯中吗 教师出示PPT展示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提醒 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已完成实验的小组请把手中的材料轻轻放下并坐好。 师:快来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了。哪种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你们知道这些气体是什么吗 (板书:二氧化碳) 师:蜡烛充分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如果燃烧不充分则会产生黑烟。由于水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所以我们肉眼看不到。 三、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蜡烛燃烧这样的变化,请看大屏幕(出 示特写图纸燃烧变成灰烬切开的梨变色鸡蛋壳浸人醋中冒泡。这些物质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都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生:产生了新的物质。像蜡烛,它本身没有水和二氧化碳,经过燃烧之后产生了新的物质, 你们还知道哪些物质的变化产生新物质的现象 (燃放鞭炮,铁生锈,面粉蒸熟做成馒头,木头燃烧,天然气燃烧,食物变质)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中产生了哪些现象 生:有的会发光、发热、有的会产生气体,有的改变了颜色。 教师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