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95194

再别康桥_精品课件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87822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再别,康桥,精品,课件
  • cover
课件88张PPT。再 别 康 桥 徐志摩 我敢说,康河是世上最美的一条水! _____徐志摩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徐志摩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 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诗人徐志摩徐志摩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张幼仪 林徽因 陆小曼 幼仪没有说过她爱志摩,即便她仍是他的妻子时,也没有机会说出一个爱字。於是她便用漫长的人生来说,因为那正是她所相信的———爱即是承担、即是责任。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幼仪对志摩的爱当是最彻底也最完整的。诚如她所言,三个女人之中她最爱志摩。 张幼仪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 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 林徽因 林徽音缺少的是狂放激情的能量,当一切都被理性的思惟耙梳过之後,生命只剩余灰而非火焰。徐志摩是火焰,他以自身为中心向外延烧,凡与他交会者无不立即发生变化。徽音爱这激越的能量,然而火焰炙人,徽音不能焚身相随,便只能选择逃开了。 林徽音林徽因与徐志摩陆小曼 志摩更注重精神的追求,他要拉著爱人飞往更高处同看宇宙的奥妙,但陆小曼却宁愿蜷缩万丈红尘,志摩爱她只能随她坠落。 陆小曼林徽因 泰戈尔 徐志摩林徽因与梁思成徐志摩之墓泰戈尔林徽音徐志摩梁思成林长明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作为新月社的灵魂人物,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散文独特风格则“是诗的一种形式。” 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 个是美。他的散文始终充溢着饱满的激情,哪怕是颓废,读来亦痛快淋漓,决无缠绵有泥淖之感。 有诗集《志摩的 诗》,《翡冷翠的 一夜》、《猛虎集》 、《云游》,散文 集《落叶》、《巴 黎的爪》、《自 剖》、《秋》,小 说散文集《轮盘》 ,戏剧《卞昆冈》 (与陆小曼合写) ,日记《爱眉小札》 、《志摩日记》, 译著《曼殊斐尔小 说集》等。 徐志摩的追求在政治上,他期望有一个英国式的民主政治 在个人生活上,他企望有一位理想化的美 女辅助他在文学园地里耕耘 在艺术上,他追求一种纯正的艺术境界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途中因遇大雾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飞机失事,志摩遇难,时年35岁。 这是徐志摩墓边的两页石雕 ,由梁启超书写“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去彩。”三种怀念,三种悲伤。  林徽音:志摩遇难之时,她和丈夫梁思成用碧绿的铁树叶亲手编制了花圈,梁思成还从志摩遇难的飞机残骸上拾来一块木板,林徽因将它常年挂在她的居室,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天。 陆小曼:志摩死后,陆小曼痛悔不已,从此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她在自己的卧室悬挂着志摩的大幅遗像,每隔几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