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94577

安徽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474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安徽,高考,语文,论述,文本,阅读
  • cover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哈佛大学教授大卫 布鲁姆和杰弗瑞 威廉姆森研究指出,在人口转变初期,由于死亡率下降而生育率保持不变,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这快速增长使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之比下降,抚养负担加重,因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在人口转变的第二个阶段,即生育率开始下降时期,人口增长减缓,人口结构(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之比)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即人口红利阶段;当生育率下降到与死亡率相当,人口趋于稳定静止,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都趋于常量,这时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趋于中性。这一论述使我们明白,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并且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影响。 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舒尔茨、贝克尔建立和发展了人力资本经济理论。此理论及实证研究指出,人口教育、人口健康的投入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明显效用,人口结构合理、人力资本投入对一个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西方历史人口变迁和当今东亚人口转变都证明了这理论。中国也是如此。从纵向历史数据看,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实施计划生育以后,我国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人口年龄结构,即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之比,开始朝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化。这种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相呼应。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势得到极大发挥,有力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如今,不少学者特别是经济学家都乐观预测,中国经济高增长率可以保持10到20年,能够实现人均GDP翻两番目标。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只考虑人口因素,预测没有错误。这是因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处在一个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时期,即人口红利期。但结合地域因素考虑,预测未必乐观。从横向地域上看,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猛,与中西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从人口角度看,沿海地区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处于优势地位,而中西部地区处于劣势地位。例如北京、上海等地人口抚养比最低,人均GDP最高且发展最快;贵州、西藏等地人口抚养比最高,人均GDP最低且发展缓慢。同样,沿海发达地区人才济济,教育水平和健康素质最高,中西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庞大的人口数量与地域差异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压力。只有保持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不断提高中西部人口素质,我国社会经济才可持续发展。 当我们把目光只停留在人均指标的时候,我们就会推演出,人口越少越有利于人均指标提高从而越有利于发展的荒谬结论。而我们“一孩”政策背后恰恰有着这样的逻辑。如果继续实施只顾及人口数量的严格生育政策,虽然会少生不少人口,但会使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化,那么这不仅使“人口红利”迅速丧失,使中国经济失去可持续增长的活力,也会使中国丧失国际竞争力。 (节选自李建新《风险社会与中国人口结构安全》,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哈佛大学教授研究指出,社会经济增长与三阶段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存在联系。 B.人力资本经济理论指出,人口结构合理与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 C.在实施计划生育以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曾经朝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化。 D.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等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差距很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引述哈佛人口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经济增长。 B.文章用改革开放中人口结构变化影响经济的事实,证明人力资本经济理论的正确。 C.文章对学者乐观预测中国经济发展进行辩证分析,得出经济增长压力巨大的结论。 D.文章人力资本经济理论论述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的论述是并列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