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94877

安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433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安徽,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项
  • cover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京兆府栽莲 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写东溪莲移栽至京兆府,看似托身于贵府重地,实则生长环境污浊不堪。 B.诗人认为东溪莲与其遭受泥污尘扑,不得其所,还不如捐躯自弃,以死明志。 C.结尾四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对往昔的追忆缅怀,对当下的不满无奈。 D.诗歌采用多种表达方式,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2.白居易和周敦颐在本诗和《爱莲说》中分别写出了荷花不同的“物性”,但表达了相同的志趣,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李时发春日见寄 孔武仲 闻道重湖路未通,悠然身在碧湘中。 崎岖水国犹千里,牢落春花已半空。 江浪溅寒侵小睡,岳云筛雨响疏篷。 君诗亦说清幽趣,便觉年来气味同。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从“闻道”落笔,表现好友虽身处偏僻之地,却能悠然自得的心境。 B.诗歌颔联描写水国千里、春花寥落的自然环境,以时空阻隔,营造凄凉氛围。 C.诗歌尾联点明二人在创作中呈现出相同的趣味,认可自己与好友的艺术追求。 D.全诗写景中兼抒情,在日常酬唱间展现知己情谊,感情真挚,读来别有意味。 4.本诗颈联写景艺术颇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北风行(节选) 李白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①。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②。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注】①轩辕台,乃黄帝轩辕氏与蚩尤战于涿鹿之处。遗址在今河北怀来乔山上。②鞞靫(bǐngchá):箭袋。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中“停歌”“罢笑”“双蛾摧”等细节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个愁肠百结的思妇形象。 B.“金鞞靫”一句,写思妇忧念丈夫,但路途迢远,无由得见,只得用丈夫留下的文字和箭袋来寄托情思。 C.末二句烘托出悲剧气氛,与白居易《长恨歌》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有异曲同工之妙。 D.本诗信笔挥洒,语言夸张,意境壮阔,情感强烈,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李白诗的风格。 6.“每一朵小雪花中心都写着各国代表团的名字,小雪花汇聚成了一个大雪花,全场瞬间进入‘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如诗意境……”,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这句解说词引用了李白的诗句,又翻出新意。请结合诗句,谈谈创新点在哪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苏轼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注】元丰七年(1084年)八月,苏轼自黄州赴汝州途中,经过金陵,恰逢江宁知府王胜之调任,因作此词送别。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陵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誉,“千古”一词指金陵曾是数代帝王的都城,呼应下句的“兴亡处”。 B.“斜风”“细雨”之景物描摹富有意境。“留”字则写出百姓在蒙蒙细雨中送别王胜之的难舍难分之情。 C.下阕写王胜之因为调任离开金陵时,驾着飞车穿越云霞,以鸾鸟为陪乘,一路凌风驭虚,词人想象大胆。 D.词中关于水乡风物的景致描写没有泛化,类型化,词人眼中的现实风景,带有鲜明的人物活动的印记。 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