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96

浙江温州 离骚[下学期]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5103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浙江,温州,离骚,学期
  • cover
课件32张PPT。 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Yang 2007.4.6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的贡献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六十四字. 《离骚》的题义,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通“罹”,遭遇,指遭遇灾难或不幸.以“离骚”为“遭忧作辞”;骚,骚乱,指动乱和忧愁. 题义为:遭遇不幸的忧愁. 抒写诗人的身世、政治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诗的写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在情理之中。简介《离骚》听课文朗读、正音①注音 苗裔 孟陬 揆 肇 搴 Yìzōukuízhàoqiānhùzhǐyùqiān píqí jì扈 芷 汨 搴阰 骐骥 本诗在体裁上有什么特点? 思考: A、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 B、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为“感叹字确乎是歌的核心与原动力”,假如将“兮”字省去,将是一大损失,因为“损失了的正是歌的意味儿”。 结合注解自学课文,小组互助解决难点,教师重点讲解。 第一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我是古代皇帝高阳氏的子孙啊 我的伟大的先父名叫伯庸正当夏历寅年的孟春正月啊就是在庚寅这一天我降生于世 第二节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我的父亲观察我初生的时节啊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给我取的美名叫正则即平啊给我取的美字是灵均即原 第三节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我既有华丽众多的内在美质啊又有美好的外表和才能我身披那芳香的江离草和白芷草啊我又将秋兰联缀成串作为佩饰 第四节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