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96938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李凭箜篌引》练习(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765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中册,解析,练习,李凭箜篌引,选择性
  • cover
李凭箜篌引 【基础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凭箜篌引》中大量神鬼意象的运用,是为了实现诗歌作品“奇”的特征。中唐文学为了 ,实现对盛唐诗坛的突破,有意标新立异,主要有两种途径,一则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通俗派,强调明白晓畅;一则以韩愈、李贺为代表的尚奇派,强调“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诗奇而雄,孟郊诗奇而古,贾岛诗奇而清,卢仝诗奇而怪。” 如果中唐诗坛“奇”的审美取向的追寻是共性的话,那么李贺的“奇而冷艳”则是个性的彰显。较之李白诗歌创作的天马行空, ,挥洒自然;李贺则是点滴积累、 。前者彰显的是“天工”,后者呈现的是“思力”。这又让我们自然想到李商隐《李贺小传》一段文字:“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辈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这里强调李贺写作素材的获取、储备过程,又说“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这就是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的原因,即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正如李贺在《南园》中自己说到的“寻章摘句老雕虫”。可以说,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大量神鬼意象的援引,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奇而冷艳”实现诗风的“标新立异”、“迥乎不同”。由是观之,李贺被誉为“诗鬼”是 的。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即着力于创新,因此他们有完全不同的诗风 B.而尚奇派的诸位诗人,其诗风又有差异 C.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唐的尚奇诗派 D.因此诗人的个性禀赋不同,所以诗风不同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特立独行 一蹴而就 励精图治 水到渠成 B.另辟蹊径 一挥而就 惨淡经营 不容置疑 C.另辟蹊径 一蹴而就 惨淡经营 水到渠成 D.特立独行 一挥而就 励精图治 不容置疑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感觉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的原因,是由于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 B.因为李贺的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所以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感觉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 C.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感觉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的原因,就是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 D.这就是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感觉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的原因。它与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有关。 理解性默写 (1)《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_____”。交代演奏者姓名和演奏地点的诗句是“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_____,_____。” (3)《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4)《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5)《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两句,写每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也不肯离去。 【基础阅读】 4.阅读《李凭箜篌引》,完成文后各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