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98950

第16课 三国鼎立【新课标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3次 大小:8491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6课,三国,鼎立,新课标,背记,要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 三国鼎立 【2022年课标】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思维导学】 【背记要点】 知识点一、官渡之战 (一)曹操势力增长 1、东汉末期,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 2、在农业生产上,曹操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 3、这样,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 (二)官渡之战 1、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2、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200年,双方在官渡进行决战。 3、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知识点二、赤壁之战 1、背景 (1)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曹军占领荆州后,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他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 (3)孙权听从将军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2、经过 (1)曹军的兵力有20余万,孙刘联军只有约5万人,两军在赤壁对峙。 (2)曹军远道奔走,兵士疲惫,军中多是北方人,不服水土,又流行疾病,以致刚一交战,曹军便遭失利,撤到江北。 (3)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点,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由黄盖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黄盖送去“降书”后,率领几十艘船,上面装载着浇上油的柴草,驶向对岸。曹军官兵以为是来降的吴军,毫无防备。当来船离曹营不远时,突然同时点火,借着风力冲进曹营的船队,不仅烧毁了曹军船舰,还延及岸上营寨,烧死和落水的士兵无数。 (4)周瑜随即率领军队攻杀过来,曹军大溃,曹操带着败兵北撤。 3、意义: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三、三国鼎立 1、赤壁之战后的情况 (1)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2)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3)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2、三国鼎立 (1)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3)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3、三国的发展情况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3)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y.co*m】 【名师点拨】 ★★从东汉的统一到三国鼎立(分裂)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 (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三国鼎立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很注重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三国鼎立还消灭东汉末年的一些割据势力,为以后再次全国统一奠定基础。【来源:21cnj* 【重难点突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对它的认识。 (1)原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不具备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且力量对比条件尚不成熟。曹、刘、孙三方军事力量相对均衡,任何一方都无法吞并其他两方以实现统一,于是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认识: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①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中央势力衰微,出现了众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结束了军阀割据,形成了魏、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