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04300

9.《复活(节选)》课件(共33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34225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2-2023,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复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以“复活”为线索,概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心理变化过程。 通过对场面、情节的分析,研习探究小说的思想主旨。(重点) 分析小说中的细节描写,研习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人生理想。(难点)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背景及有关文化常识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托尔斯泰继承和发扬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扩大了艺术的表现领域,反映了广泛的社会和丰富的生活内容。他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善于表现思想感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塑造的人物形象极为生动逼真。在半个世纪的文学活动中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他以其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成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跻身于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流作家的行列。 了解作者、背景及有关文化常识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这时作家世界观已经发生激变,抛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点,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查了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监禁无辜百姓的牢狱;金碧辉煌的教堂和褴褛憔悴的犯人;荒芜破产的农村和豪华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亚和手铐脚镣的政治犯。托尔斯泰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全套国家机器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了解作者、背景及有关文化常识 任务一:以“复活”为线索,概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心理变化过程。 1.阅读全文,梳理信息,小组合作,探究研习聂赫留朵夫在探望玛丝洛娃的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见到被判刑的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内心痛苦自责。 因玛丝洛娃没有认出自己,内心怯懦,请求宽恕的心理略有退缩。 亲口对玛丝洛娃说出请求宽恕的话,感到害臊,然后又觉得可耻,最后感到痛苦。 回忆玛丝洛娃当年受到的欺凌,聂赫留朵夫同情、内疚。 玛丝洛娃向聂赫留朵夫要钱,聂赫留朵夫悲悯之心有所动摇,然后又想唤醒她的本性。 聂赫留朵夫再次请求宽恕,玛丝洛娃完全不理解,聂赫留朵夫短暂怯懦后,仍然希望能够唤醒玛丝洛娃。 2.小组讨论,研习探究分析聂赫留朵夫心理变化的原因。 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他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聂赫留朵夫突破了贵族传统的道德观念,放弃了贵族特权的地位,最后跟贵族阶级决裂。 聂赫留朵夫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复杂的心理变化,是因为内心善良的他正在觉醒,由最开始见到玛丝洛娃时的自责忏悔,到认错时的痛苦,再到期望唤醒玛丝洛娃,在这一过程中,聂赫留朵夫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处,逐渐抛却内心的自私,以正确的观念面对玛丝洛娃,这是他精神的复活。 3.阅读全文,梳理信息,小组合作,探究研习玛丝洛娃见到聂赫留朵夫的心路历程。 被判刑的玛丝洛娃见到一个有钱人,内心想勾搭,以谋取利益。 玛丝洛娃认出是聂赫留朵夫,内心震惊,又有厌恶痛恨。 回忆当年受到的欺凌,玛丝洛娃选择忘记,嫌恶聂赫留朵夫,又想敲他一笔钱财。 玛丝洛娃对自己的命运选择接受,又向聂赫留朵夫要钱,她滑向了堕落。 4.小组讨论,结合小说的其他情节,分析玛丝洛娃变化以及最终精神复活的原因。 玛丝洛娃原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