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07509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2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171168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9课,辛亥革命,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课前回顾 孙中山 早年的 革命活动 同盟会与 三民主义 1.从“医人”到“医国” 2.从“改良”到“革命” 3.成立兴中会 4.广州起义(失败) 同盟会的成立 三民主义 背景 概况 民族 民权 民生 革命先行者 辛 亥 革 命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民主志士掀起义———革命准备 历史教训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都不能救中国。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农民阶级 民主志士掀起义———革命准备 一、辛亥革命的概念 19世纪末 1911年10月10日 1912年3月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广义: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民主志士掀起义———革命准备 当知本督师只为同胞谋幸福起见,毫无帝王思想存于其间,非中国历朝来之草昧英雄,以国家为一己之私产者所比。本督师于将来之建设,不但驱逐鞑虏,不使少数人之异族专其利权,且必破除数千年专制政体,不使君主一人独享特权于上,必建立共和民国,与四万万同胞享平等之利益,获自由之幸福。而社会问题,尤当研究新法,使地叔与民平均,不致富者愈富,成不平等之社会。 ———《丙午萍浏醴革命军实录》,冯自由:《革命逸史》(下),金城-出卷网-2014年版,第937—938页 民族 民生 民权 这是第一次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为旗帜的大起义。 民主志士掀起义———革命准备 萍浏醴起义 时间:1906年冬 民主志士:刘道一、蔡绍南 地位:同盟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安庆起义 时间:1907年 民主志士:徐锡麟 结果:寡不敌众,徐锡麟死难 广西/镇南关起义 时间:1907年 民主志士:孙中山、黄兴 结果:分组七昼夜,最终失败 绍兴起义 时间:1907年夏 民主志士:秋瑾 结果:歹徒告密,秋瑾被捕遇难 二、革命志士的奋斗 起义名称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影响 结果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镇南关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阅读教材第42~43页,完成下列表格 1906 1907 1907 1911 萍乡 浏阳、醴陵 刘道一 蔡绍南 同盟会名声大振 失败 安庆 绍兴 徐锡麟 秋 瑾 失败 镇南关 孙中山 黄 兴 失败 广州 孙中山 黄 兴 极大鼓舞斗志 失败 徐锡麟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黄兴绝命书 事冗,无暇通候,罪过,罪过!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 ———黄兴《绝命书》 刘道一 徐锡麟 黄 兴 秋 瑾 林觉民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品质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百折不挠、勇于为理想献身……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①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②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民主志士掀起义———革命准备 1910年,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逼迫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4国银行团借款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清政府颁布 “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投入的民间资本,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的广泛反对,从而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政府则派兵屠杀保路人士,使全国人民更加充分看清了其卖国求荣的本质,从而导致辛亥革命的总爆发。 四川保路运动 三、武昌起义 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谋划起义 (1911.1~10) 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 (1911.10.9) 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