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14834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1群落的结构 课件 (共38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12835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生物,群落,38张,课件,结构,人教
  • cover
(课件网) 万千种群在这里繁衍, 或许已历经沧海桑田。 捕食、寄生、竞争、共生, 相克相生,相依相伴。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同种群不是孤立的,而是直接或间接地联系着,共同构成了有序的整体-一群落。 在华北地区植树造林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在人工林群落中,容易发生鼠害。随着人工林的成长,鼠类剥食落叶松、樟子松的树皮,啃食幼苗,危害林木的生长和存活,而鼠的种群数量会大增。防治后过一段时期,鼠害还会反复,然而,在气候条件相似或优势树种相同的天然林中,鼠害的威胁却小得多。 为什么人工林容易受到鼠害的威胁呢 能不能通过经常投放鼠药的方式来防治人工林的鼠害 在优势树种相同的人工林和天然林中,物种的组成及相互关系是否相同呢 第一节 群落的结构 第二章 群落及其演替 ··· 问题探讨 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在稻田中饲养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讨论1.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河蟹捕食底栖动物,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河蟹和某些底栖动物可能还会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因此河蟹与底栖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还包括种间竞争。 讨论2.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田中其他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河蟹的爬行活动对田泥有松动作用,可以改善田泥的土壤肥力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可能会引起以水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的数量增加。 河蟹会吃掉更多的底栖动物和杂草,导致底栖动物等的数量减少; 一定地域 各种生物种群 集合 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     中       的   。 一、群落的概念 练习: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 1.白天泰山上有很多人,凌晨两点,这些人还属于泰山群落的一部分吗? 2.两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3.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它生物 4.某菜市场上出售的鸡、鸭、鱼、蘑菇和蔬菜等所有生物是一个群落吗? 不符合 相同时间 不符合 一定地域 是群落 不符合 集合(有机整体,生物间有一定关系) 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全部的生物(必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 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2、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蜗牛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 1、一座山上全部蛇 4、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3、一片森林中的各种植物 是 否 否 否 一、群落的概念 1.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研究种群的核心问题 数量特征 最基本特征 种群密度 其他 特征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影 响 直接 影响 视角决定问题———以群落和种群研究为例 数量 变化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影响因素 “J”形增长 “S”形增长 波动 下降 形式 科学方法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研究群落的核心问题 视角决定问题———以群落和种群研究为例 群落的范围和边界如何? 群落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占优势? 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 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群落的演替情况是怎样的? 群落具有怎样的空间结构? 群落的演替 物种组成、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群落的空间结构 生态位 边缘效应 科学方法 同样是对生物群体的研究,种群和群落是不同水平上的研究对象,也可以作为研究者的不同视角。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从群落的视角出发,将群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又会发现新的问题,获得新的认识。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 物种组成的衡量指标: 概念: 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物种丰富度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