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2544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二单元 学案(6份)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1次 大小:543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诗歌散文,6份,学案,单元,第二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 1.体会和学习夸张与想象结合的表现手法,能够鉴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作品; 2.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教学难点] 感悟本诗于神奇瑰丽的梦幻世界中所寄予的理想。 [天天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渌水荡漾清猿啼(  )  熊咆龙吟殷岩泉(  ) 水澹澹兮生烟(  ) 忽魂悸以魄动(  )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恍惊起而长嗟(  ) 天台(  ) 海客谈瀛洲( ) 送我至剡溪( ) 谢公屐( ) 1.lù yǐn dàn jì hōng jiē tāi yíng shàn jī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本课重点字词积累 烟涛微茫信难求( ) 云霞明灭或可睹( ) 势拔五岳掩赤城( ) 訇然中开( ) 使我不得开心颜( ) 虎鼓瑟兮鸾回车(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云青青兮欲雨( ) 对此欲倒东南倾( ) 訇然中开( ) 古来万事东流水( ) 栗森林兮惊层巅( ) 2.信,的确、实在 灭,暗  或,有时 拔,超出 訇然中开(打开,动词) 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 鼓,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事,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 东南,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中,“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 栗,使……颤栗;惊,使……惊 东,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3.从诗题目看,本诗的主要内容是 ,写诗的目的是 。 3.记梦游天姥 留别 4.作家作品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被誉为“ ”,又自称“ ”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 4.(1)青莲居士, “诗仙”, “谪仙” 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李白一直是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中的。他渴酒“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文“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五岳寻仙,浪迹山水,就连他的出生和逝去也染上神奇色彩。传说他的母亲“梦长庚星而诞”,又说他的死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在人们心里李白并没有死去,只是去追赶他所喜欢的月亮了。李白诗自然隽永,雄奇飘逸,充满着超尘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李白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般风流倜傥。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每每受挫。李白诗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现实的苦闷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借梦游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李白复杂的思想:儒、道、侠的复杂思想。“儒”即李白的“入世”思想。也就是李白身———济苍生,安社稷”的思想几次投身官场的原因,走仕途也曾是李白的人生理想。“道”即道家的“出世”思想,在李白的思想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与天地万物并生而共存的道家哲学思想,构成了李白的思想态势和心理框架。所以当他在官场无路可走时,他能超然世外,取法山水以自适。他的大量描山绘水的诗作有着以浓厚的道家色彩。“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潇洒中透着无奈。“侠”即李白的任侠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侠讲究“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及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之类的任侠精神。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思想背景。 李白的诗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表现了对日趋腐败的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命运、人民苦难的关切。在李白的诗中,还有不少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李白主要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他的诗风清新飘逸。李白“斗酒诗百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