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48709

10 爬山虎的脚 课件 (共17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64935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爬山,课件,1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爬山虎的脚 课程介绍 本课为部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就是要求学生“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并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进行连续观察,习作的要求也是写一篇观察日记。 本课与PYP教学中自然环境———植物主题单元的教学内容相联系,根据探究课程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从事实入手(From facts to concepts)自主探究,总结归纳,获得概念。并由此出发,探索植物的奥秘,激发学习兴趣。在第一课时中学生会重点学习本文的生字词以及文章1-2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文章3-5段关于爬山虎的脚的描述,以及对于文章整体的写作手法的把握,最后要求学生总结观察手法,对自己的观察进行详细记录,整理总结,学写观察日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把握爬山虎的脚的 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 意识,激发观察生活的兴趣。 爬山虎? 动物? 植物? 绿色? 墙脚?屋顶? 脚? 叶子? Ivy? 爬藤类? 爬 山 虎 的 脚 请认真阅读课文3-5段,说说从这些段落中你都能获得哪些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以前 今年 位 置 形 状 颜 色 观察细致 这些细节, 你观察到了吗? 你还有什么问题呢······ 我们已经观察到了爬山虎的脚,但它是怎样往上爬的呢? 运用了这样几个动词,通过拟人化的描写将爬山虎脚的姿态表现得生动形象,展现出爬山虎的脚可爱、强劲有力的特点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来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会变化吗? 向上爬 脚触着墙———茎上的细丝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蛟龙的爪子? 痕迹 牢固 事情留下的印迹 结实,坚固 强劲有力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爬山虎的脚》,但是作者在前半部分细致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小组自由讨论)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爬山虎的脚》,但是作者在前半部分细致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小组自由讨论) 叶子能够爬满墙主要是因为脚能够紧贴墙壁向上爬,通过叶子的描写才更能凸显脚的作用之大; 当我们看到爬山虎时,一眼看到的是繁茂的叶子,仔细观察才能看到爬山虎的脚,所以写爬山虎时,也要从最显著的特征———叶子入手,逐步深入。 变 化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总结:爬山虎的脚是长在茎上的、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和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触着墙之后会变成小圆片,牢牢地巴住墙,紧贴墙壁向上爬。如果没触着墙,就会枯萎,连痕迹也没有了。 本文作为一篇观察日记,作者是怎样对爬山虎进行观察的呢?(小组自由讨论) 连续观察 细致观察 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