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88789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4-1生长素的运输和生理功能 (共17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92434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苏教版,运输,17张,功能,生理,生长素
  • cover
(课件网) 第2节 生长素的运输和生理功能 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选择性必修1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 吲哚乙酸 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_____ 2、生长素产生的部位_____ 3、胚芽鞘的生长和光有无关系_____ 4、胚芽鞘的弯曲部位_____ 5、生长素的作用部位_____ 6、生长素的化学本质_____ 胚芽鞘的尖端 胚芽鞘的尖端 无 胚芽鞘尖端下部 胚芽鞘尖端下部 ②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 色氨酸 吲哚乙酸 2.生长素的分布 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如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的种子和果实。 一、生长素的合成与分布 1. 生长素的合成 ①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 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通过什么运输方式从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1)横向运输 (2)极性运输 (3)非极性运输 二、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二、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1)横向运输 发生部位: 影响因素 及方向 :生长素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 :生长素从远地侧运输到近地侧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的尖端。 单侧光 植物受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作用时,生长素在植物水平方向上的运输。 重 力 向心力 :生长素从向心侧运输到外周侧 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如何向尖端以下运输? (2)极性运输 阅读课本P109积极思维,回答下列问题 1、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的含义? 2、极性运输的方向?可不可以逆向进行? 3、根据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二、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2)极性运输 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 运输方向: 主动运输(载体、能量)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阅读课本P109积极思维,回答下列问题 1、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的含义? 2、极性运输的方向?可不可以逆向进行? 3、根据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3)非极性运输 在成熟组织中如韧皮部 二、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①生长素浓度 ②不同器官(根、芽、茎) ③不同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④不同年龄细胞(幼嫩细胞、老细胞)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影响因素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性 生长素作用特点:一般表现为较低的浓度促进生长, 过高浓度则抑制生长。简称“低促高抑”。。 ——— 两重性 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 生长素浓度(mol·L-1) A B C D ↑ ↓ ①生长素浓度 (1)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影响因素 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思考: (1)曲线AB段、BC段表示的含义? (2)曲线CD段表示含义? (3)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表示? (4)C、D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 两重性 下图所示是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得到的结果 讨论: 1.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2.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分别是多少? 3.根芽茎三种器官的敏感度如何? (1)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影响因素 ②不同器官 敏感程度:根>芽>茎 ③不同种类的植物 敏感程度: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应用: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除草剂浓度范围 小麦、玉米、水稻是单子叶植物,而其中的杂草往往是双子叶植物。 ④不同细胞 敏感程度:幼嫩细胞>老细胞 (1)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影响因素 (1)顶端优势 (2)根的向地性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性 两重性的实例及应用 ——— 两重性 (1)顶端优势 树冠呈“宝塔型” ①概念: ②形成原因: ③顶端优势应用: 去侧枝,使主干高、直———培育木材,可以达到增产。 维持顶端优势 解除顶端优势———去掉顶芽 摘除棉花顶芽以促进侧芽发育,多开花、多结果 适时修剪景观树木,让树木发出更多的侧枝,使树型圆润、丰满 植物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