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89515

7.2《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601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高中
  • cover
串珠成线,抓诗眼品诗情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归园田居》(其一)选自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的其中一首诗歌,属于教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从诗歌中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考,加深对社会的思考、增强对人生的感悟;学习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文的当代价值;在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归园田居》(其一)具有平淡舒缓的语言,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一幅恬静的乡村生活图;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自由、喜悦之情。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刚从初中步入高中阶段,学过不少古诗词,对诗歌有一定的积累,对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有初步地掌握。但在分析和把握诗歌情感方面,高一学生还具有一定的欠缺。因此,教师在教学《归园田居》(其一)时应着重引导学生从意象、关键字词等多方面去体会诗人的豁达乐观、怡然自得的情感。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接词游戏,绘画等方式,展现陶渊明归隐后的田园,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其隐逸情怀。 2.补充诗人背景资料,结合背景与诗词,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陶渊明归隐前后的心境变化。 3.通过关键字,小组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分层次地鉴赏诗歌情感,体会诗人豁达开朗、怡然自得的心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人论世等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 难点:结合现实,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隐逸情怀及其豁达开朗、怡然自得的心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过程】 趣导入、激思考 视频导入:(播放《向往的生活》宣传片) 这是最近热播的慢生活综艺《向往的生活》,节目中主人公们一起守拙归园田,为观众们带来一幅“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温情待客、完美生态”的生活画面,深受大众的喜爱。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类似的节目在网上盛行?例如,田园美食博主李子柒、央视推出的《你好,生活》等。但在喜爱这类节目的同时,同学们还需思考一下,为什么节目展现的都是生活中最常见最简单的场景,却有无数人喜欢?是因为现代人心中“向往的生活”是像节目里一样,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宜人风景,邀三两好友,相伴生活。那古代人们心中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起去探究一下陶潜向往的生活是怎样的?(板书:归园田居) 找意象、绘园田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遍诗歌,边读边圈点勾画出《归园田居》(其一)中可以表现诗人“向往的生活”的字词或意象,并将其绘画成一幅简单的图,以“———的田园生活”命名。 预设:学生会找出“方宅”“草屋”“柳树”“桃李”“村庄”“炊烟”“鸡犬”等字词或意象。图画命名:“宁静的田园生活”“温馨的田园生活”“悠闲的田园生活”“平淡的田园生活”等 明确:《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中有画,动静结合以及白描等手法,体会其平淡舒缓的语言,初步品味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对古今、寻归因 提问:1.现代人向往回归田园,一是想要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其二是快节奏的时代,压力剧增,回归自然或看这种回归自然的节目是解压和释放情绪的良好方法。但是在古代自然环境良好,此外生活节奏不想现在这样快,压力也没有这样大,那为什么陶渊明还要回归园田呢?请同学们结合背景和诗歌来说一说陶渊明归园田的原因? 补充资料: (1)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 ,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2)从少年时期起就经历了政治.上的倾轧争斗、时局紊乱的纷扰。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