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校园》基于标准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设置 (一)目标分解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通过认真对比试验版和2011版课标发现,修订后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中强调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点、线、形状、色彩、材质、结构、空间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镂印、制作等方式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2、基于教材的分析: 《我爱校园》一课取材于《义务教育教科书》湖南美术-出卷网-,第八册教科书中第4课,本课内容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单元学习的设置是基于学生对校园环境及校园生活的感受与喜爱,运用线描淡彩的画法描绘校园的树木及校园小景,在美术学习活动中体验线条和色彩相结合的表现力,通过绘画的形状表达自己对校园的情感。 3、基于学情的调查: 这一学段的学生特别活泼好动,好奇心强,需要继续关注其养成教育,循循诱导,结合多环节、多层次的体验、尝试、思维训练等方法来集中其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绘画能力、认识能力等。学习规则和写实模仿是本年级段学生美术学习的主要内容。此阶段是特定的艺术观与模仿人或事物等相联系的形成时期,更重要的还是通过美术活动触发情意表现需求的情感成长、纯艺术审美观的萌芽期。为了更加了解孩子对于本课知识的认识情况,所以,在教学之前,先对4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项目 会画线描淡彩画。 会画风景写生。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二)学习目标表达 1学生通过画树及画校园小景学习了解线描淡彩画的特点,初步掌握线描淡彩风景画的作画方法和步骤。 2 提高学生的构图取景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风景写生的绘画表现力。 3 增强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及美化校园、热爱生活的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线描淡彩画的特点,掌握线描淡彩风景画的作画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掌握风景画的取景方法、观察方法,并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风景写生。 二、学习过程设置 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 评价标准 学习环节 学习活动 目标1 学生通过画树及画校园小景学习了解线描淡彩画的特点,初步掌握线描淡彩风景画的作画方法和步骤。 一、欣赏校园风景。 1.欣赏校园及校园内树木图片,体会树木是校园里的一道绿色景观,也是风景画的主要素材。 2.欣赏线描淡彩树木的范画,学生欣赏说说感受。 导入课题,板书《我爱校园》。 能够说出线描淡彩画的特点。 掌握线描淡彩画的画法。 学习用线画树的基础知识: ①观察课件图片:学校里的树和自然界的树。了解树干、树枝、树冠的基本特点。 ②老师演示树干的线描画法。 ③老师演示三种常见的叶丛的线描画法,学生注意体会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出不同树叶的特征。 ④学生尝试根据教材范例进行练习添画。 ⑤老师点评部分作业并小结,用线条画树,先画近处的树,再画远处的树;先画树干,再画树枝,最后画树叶。 学习淡彩画的基本方法: ①仔细观察色彩图片,思考问题: A.红色为什么又深浅变化? 绿色是直接画上去的吗? 两色间的边缘为什么这么清晰? ②学生尝试进行调色练习,同桌或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③师生合作验证讨论结果: 红色颜料中加入水分的多少产生了浓淡深浅的变化。 B.黄色与蓝色相互渗透产生了绿色。 C.两色相接部分运用了干画法。 D.老师重点用色彩演示几种不同的调色方法,引导写生感受色彩的干、湿、浓、淡以及自然渗透产生的不同效果。并指出调色的注意事项:颜色不能调的太均匀,避免色彩呆板;水分控制适当;晕染时要注意颜色的使用,避免把色彩画画的太脏。 归纳线描淡彩画树的方法步骤: 用线勾画———先涂浅色———后涂深色。 学生欣赏更多线描淡彩画树的方法。 能够用线描淡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