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155283

苏教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9.4.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4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1497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
  • cover
第九章 平面向量 9.4.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向量既是代数的对象,又是几何的对象.作为代数对象,向量可以运算.作为几何对象,向量有方向,可以刻画直线、平面、角度等几何对象;向量有大小,可以刻画长度、面积、体积等几何度量问题.向量由大小和方向两个因素确定,大小反映了向量“数”的特征,方向反映了向量“形”的特征,是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典型体现.教学中应加强几何直观,突出几何直观对理解抽象数学概念的作用.要强调向量概念的几何背景,理解向量运算(加、减、数乘、数量积)及其性质的几何意义.在教学中要突出数形结合思想,注意从形和数两个方面来理解、研究向量及其运算. 课程目标 学科素养 1. 会用向量方法计算或证明几何中的相关问题. 2. 体会向量在解决数学和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a逻辑推理: 通过用向量方法证明平面几何问题,提升逻辑推理素养. b数学建模:通过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培养数学建模素养. 1.教学重点:会用向量方法计算或证明几何中的相关问题. 2.教学难点:体会向量在解决数学和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多媒体调试、讲义分发。 向量理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几何背景.这一源泉最早可追溯到莱布尼兹的位置几何的概念.莱布尼兹认为代数仅仅能表达未定的数或量值,不能直接表达位置、角度和运动,利用代数运算来分析一个图形的特点、寻找方便的几何证明和构造有时是很困难的.鉴于此,他提出了一个“新代数”,其中几何实体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并且这些符号可以直接进行运算,它不需要大量的乘法,不需要添加令人困惑的太多点和线.这就是向量. 问题1 证明线线平行、点共线问题,可用向量的哪些知识? a∥b a=λb(b≠0) x1y2-x2y1=0(其中a=(x1,y1),b=(x2,y2)). 问题2 证明垂直问题,可用向量的哪些知识? a⊥b a·b=0 x1x2+y1y2=0(其中a=(x1,y1),b=(x2,y2)). 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题型一 利用平面向量证明平面几何问题 【例1】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求证:AF⊥DE. 证明 法一 设=a,=b, 则|a|=|b|,a·b=0. 又=+=-a+,=+=b+, 所以·=· =-a2-a·b+=-|a|2+|b|2=0. 故⊥,即AF⊥DE. 法二 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A(0,0),D(0,2),E(1,0),F(2,1), 则=(2,1),=(1,-2). 因为·=(2,1)·(1,-2)=2-2=0. 所以⊥,即AF⊥DE. 规律方法 利用向量解决垂直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方法:对于线段的垂直问题,可以联想到两个向量垂直的条件,即向量的数量积为0. 途径:可以考虑向量关系式的形式,也可以考虑坐标的形式. 【变式训练】 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CDA=∠DAB=90°,CD=DA=AB,求证:AC⊥BC. 证明 ∵∠CDA=∠DAB=90°,AB∥CD, CD=DA=AB, 故可设=e1,=e2,|e1|=|e2|,则=2e2, ∴=+=e1+e2, =-=(e1+e2)-2e2=e1-e2, 而·=(e1+e2)·(e1-e2)=e-e =|e1|2-|e2|2=0, ∴⊥,即AC⊥BC. 题型二 利用平面向量求几何中的长度问题 【例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1,AB=2,对角线BD=2,求对角线AC的长. 转化为求解向量的模 解 设=a,=b,则=a-b,=a+b, 而||=|a-b|====2, ∴5-2a·b=4,∴a·b=, 又||2=|a+b|2=a2+2a·b+b2=1+4+2a·b=6, ∴||=,即AC=. 规律方法 用向量法求长度的策略 (1)利用图形特点选择基底,用公式|a|=求解. (2)建立坐标系,确定相应向量的坐标a=(x,y),则|a|=. 题型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