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176094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音乐故事(一) 欣赏 十面埋伏 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9-21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4744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音乐,20张,课件,十面埋伏,欣赏,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经典回味 这段音乐选自哪部音乐作品?这段音乐的演奏形式是什么? 这部音乐作品的曲作者是谁?音乐取材于哪里? 背唱《化蝶》 《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协奏曲 何占豪、陈钢 以民间传说为背景,汲取越剧曲调为素材 听· 猜 这支古曲的名字是? 十面埋伏 德者性之端,乐者德之华。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 赏· 思 演奏乐器是什么,音乐情绪如何 ? 让你都联想到了什么? 全曲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着重表现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共包括前五个小段。 第二部分包括六、七、八三个小段落,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它形象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 第三部分包括最后五个小段落,前两段写项羽失败后在乌江边自杀,低沉的音乐气氛与前面的高潮形成鲜明的对照。其中“乌江自刎”这须旋律凄切悲壮,塑造了项羽慷慨悲歌的艺术形象。后三小段描述汉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的种种情景。但目前演奏一般都作删节,目的是使乐曲情绪集中,避免冗长。 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 讲述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 十面埋伏 琵琶曲《十面埋伏》,作者不详,明代以前便流行民间。该曲以楚汉相争的历史为背景,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大型套曲结构的形式。全曲共有十三个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强的标题。标题:(1)列营;(2)吹打;(3)点将;(4)排阵;(5)走队;(6)埋伏;(7)鸡鸣山小战;(8)九里山大战;(9)项王败阵;(10)乌江自刎;(11)众军奏凯;(12)诸将争功;(13)得胜回营。 琵琶,传统的弹拨乐器,被称为“民乐之王”、 “弹拨乐器之王”。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 形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用铁丝,先用钢丝、尼龙。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 若有所思 听音乐,感受琵琶的音色有何特点? 清澈明亮、富于颗粒性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手指技法 《十面埋伏》演奏中运用了琵琶的轮、扫、拂、绞等多种技法。 轮指 扫弦 拂弦 绞弦 欣赏 再次感受战场血腥、激烈的氛围,将故事的十个场景与音乐对应。 延伸·升华 说出你知道的《十面埋伏》音乐故事中有关的成语,并按故事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垓下被围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谢谢观看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